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 > 名师风采 >

本网名誉站长任东华《茅盾文学奖研究》问世

时间:2011-10-15 21:59来源:本网衡阳市工作站 作者:天雨 点击:
任东华,本名任美衡,湖南衡阳人,1973年生,文学博士,副教授,2008年进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兼职:当代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华船山网名誉站长。任东华编著的《茅盾文学奖研究》以当代中国的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费赞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推荐理由:
 

  任东华编著的《茅盾文学奖研究》以当代中国的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综合—创新”方法,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观点,跨越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形象学等多种学科,从内到外首次对茅盾文学奖进行了深刻的、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并开创性地提出了“茅盾文学奖美学”这一概念。《茅盾文学奖研究》不但对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条例”、“评选标准”、“评选过程”、“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及“经典观”等义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而且对其“题材类型”、“精神主潮”、“叙事特征”、“思维形式”、“乡土意识”、“现实书写”、“历史诗学”等文学现象的探索,以及对《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长恨歌》、《张居正》、《尘埃落定》等经典文本的解读,也创见迭出,异彩纷呈;还通过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比较,大胆地预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杨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ISBN:9787500497417 定价:50元

 

图为最近衡阳日报专版报道,任东华博士后代表本土专家(左三)
在衡阳召开的第五届湘商大会上“论道”,
其发言核心论点为:特殊性格基因成就大事业。
 
相关评论
 

作者简介:
  任东华,本名任美衡,湖南衡阳人,1973年生,文学博士,副教授,2008年进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茅盾文学奖研究》序言(雷达)
  “茅盾文学奖研究”,一个诱人的却又是复杂的,一个需要时间沉淀的、却又是不可能永远等待下去的重要文学研究课题!现在,终于有了任东华这部专著问世了!...

 

《茅盾文学奖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绪 论
  2006年12月27日,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上海作家协会举办的“东方讲坛”上进行城市文学讲座时,曾深有感慨地说:“最近有记者问我对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中国...

 

第二章 茅盾文学奖的“制度-美学”
  如何准确地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学术界。对此,布迪厄借批判本质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文学分析方法之机,提出了文学场和文学生产物的概念。...

 

第三章 茅盾文学奖的“文本-美学”(上)
  诚然,在形式上,茅盾文学奖是一届一届地评选出来的,获奖文本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关联。未来的茅盾文学奖会如何发展,获奖作品会是什么样的呢?已经程...

 

第五章 茅盾文学奖的“文本-美学”(下)
  众所周知,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参差不齐,争议也不少,但大多数人还是不约而同地认为,每一届的“领衔之作”似可“当之无愧”,它会因茅盾文学奖而身价倍...

 

第六章 茅盾文学奖的“比较-美学”
  20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就纠缠了中国人的梦魔、痛楚、焦虑和其他复杂的情结,在许多人看来,百年中国文学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拥有了那么多的大师,却最...

 

第七章 茅盾文学奖美学的未来及其他
  无论是就当今多元冲突中文学的发展水准和创作现状而言,还是就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参照下其自身的成熟程度来讲,茅盾文学奖美学还处在社会主义文学的初级阶段...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