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最广博的学者和最伟大的思想家。——王立新(深圳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船山先生的《宋论》,提到两种优秀统治者的标准。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最优秀者,因为先有仁德使天下人大受其惠,在天下人的拥戴下成为君主。王船山先生认为这种统治者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商周(商汤文武周公)两代;二是次优秀者,在天下没有最优秀君主的时候,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那些靠武力征伐,消灭竞争对手取得统治权,而怀柔天下,厚德载物,古代历史上当推东汉光武帝和北宋太祖。舍此之外都不合格,包括秦皇汉武,甚至船山自己所处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原文链接】 王立新:这样的标题不是鄙人的主张 网上有宣传鄙人所讲宋太祖的音频,使用了《他没完成统一,也没开启盛世,凭什么和秦皇汉武并列?》。尽管具体内容相差不远,可是使用这样的标题,未免跟鄙人的一贯主张严重不一致,因此有必要跟常来博客里访问的朋友们加以说明。 说明之一,在鄙人的眼目中,秦皇汉武是没有办法跟宋太祖比较高低的,那两位不可一世的帝王实行的霸道,宋太祖实行的人道。人道和霸道的区别,按照孟老夫子的说法,就是霸道靠武力征服和暴政恐怖,人道则强调爱护天下苍生,用仁爱的方式去关怀和感化、引导。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鄙人没有糊涂到将霸道和人道混为一谈的地步。 说明之二,在王船山先生的《宋论》中,提到两种最优秀的统治者,或者叫做合格的统治者的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是两条:一是因为先有仁德使天下人大受其惠,在天下人的拥戴下成为君主。王船山先生认为这种统治者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商周(商汤文武周公)两代;在天下没有这种优秀君主的时候,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那些靠武力征伐,扫平群雄,在消灭了所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取得了政治统治权。船山先生说即便是这种情况,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入列的,他只举了两位: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舍此之外都不合格,包括秦皇汉武,甚至船山自己所处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用武力征服获得天下本来就不是儒家所崇尚的,孟老夫子说:“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因为杀无辜而取天下是不人道的,何况汉高祖和唐太宗都杀戮了很多无辜,更不要说秦皇汉武朱元璋。 中国传统儒家虽然强调大一统,但同时也强调百里可王的仁德政治,国土不必很大,仁爱的统治却不能缺少。在领土面积和仁德政治两点的选择上,显然更重视仁德。鄙人学儒虽未到家,但也深知儒家根本精神在于仁德而不在功利,因此不可能把宋太祖这样的仁德帝王,跟秦皇汉武这样的功利之徒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比量高低。别说是秦皇汉武,就是汉高唐宗也根本没有资格跟宋太祖相提并论。将他们等同对待,显然出于功利主义目标,不符合中国传统儒家的根本精神。 朱熹老夫子认为,秦、汉、唐,是天下无道的时期,那时只有功绩而没有正义和仁德。那时的天地,只是虚度光阴;那时的人心,只是苟且度日。 说明之三,宋太祖虽然没有完成统一,但已经肇启并基本完成了统一,而且他实际上已经开启了盛世。这是鄙人在《大宋真天子》那部书里说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没有一丝含糊。 鄙人感谢网上对宋太祖和鄙人讲说宋太祖的宣传,但对“不正当的过分”,没有办法不在这里跟朋友们加以如上的说明。 类似情况或者其它详细环节,尚需读者朋友们自己辨识。 看来读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不在于咋呼,看懂了再咋呼,看不懂不要乱咋呼。要做一个明白人是不容易的,尤其在功利主义的评价体系中浸润太久,极容易在不自觉间就用功利主义的目标来看待世间的事物,被流俗的习惯熏染久了,就像中了瘴疠一样,深入骨髓却不自知。难怪王船山先生说:对于这种人的改造,“虽洗髓伐毛”、脱胎换骨,难成其功。 需要再加说明的是,用《他没完成统一,也没开启盛世,凭什么和秦皇汉武并列?》的标题,非常明显的表明了将秦皇汉武当成历史上君王最优秀典范的意思,这是严重的价值判断错误。其所使用的评判历史的价值标准是鲜明的功利主义,好大喜功,贪功冒进和唯权势独尊的,不是人间正义的,也违背历史的正义,同时严重违背人类文明发展的正大方向。如此胡乱点评势必扰乱视听,导人陷入更深的功利泥潭,败坏人心风俗。
顺此奉劝那些只知道快嘴、吸睛的网友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要以事功成就为首要准则,尤其不能把事功成就当成唯一准则。要学点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自然主义和未来主义,还要养成一定的怀疑、批判的精神,否则不要出来轻易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免害人误己。要看是否正大,要看善良还是邪恶,不要只看功业大小,成就高低。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