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 > 国学研究 >

井泉:孔子是圣人吗

时间:2016-09-28 22:40来源:未知 作者:井泉 点击:
若问:孔子不是圣人,还有谁是圣人?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中国格言早就说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圣人必需是完人。孔子其实也缺点多多。最大的缺点乃至污点莫过于:诛杀少正卯,开创因言获罪的恶局。
           ——谨以此文纪念孔子诞辰2567年

  孔子是圣人吗?为了尊重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我要实事求是的说,孔子不是。
  孔子在生时已经被很多人赠予圣人的桂冠,但终其一生,他本人从来没有认可。孔子只是一位提出了圣人标准的君子。君子,是他夫子自道、津津乐道的名副其实的一顶帽子。
  若问:孔子不是圣人,还有谁是圣人?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中国格言早就说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圣人必需是完人。孔子其实也缺点多多。最大的缺点乃至污点莫过于:诛杀少正卯,开创因言获罪的恶局。
     
       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国学社社员风采
  然而,孔子是士人,是天下士人的表率——中国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君子,并因此成为中华民族之父。这是万世不易的事实。这一点比万世认可他是圣人更重要。其次,孔子是中华民族第一位正式教师,而且迄今为止还是排在第一名的优秀教师。
  我们骄傲,我们有一位为后世树立起君子典范的父亲。这位父亲同时还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来世世代代的授业恩师。是经师,更是人师。开万世绝学,立千年人极。
  孔子述而不作。这一点也很了不起,很有君子风范。至少说明他并非自视甚高、好为人师,他尽可能提供了后人评说的空间。这一座巍峨的泰山崩后不久,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为他留下了一部世代传颂、家喻户晓的“圣经”——《论语》。圣经中有糟粕,这是肯定的,何况出自孔子的弟子们之手。但还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湖南环境生物学院于石鼓书院举行孔子祭拜大典

  笔者是精读过两遍《论语》的。第一遍在2013年,全年,一边精读,一边差不多全背诵下来——除了自认为的大约不过百分之一的糟粕。第二遍在2016年上半年。
  对《论语》的总评,我欣赏台湾文化传媒“淡宁斋”赠给我的一套精美孔子读本中的这段文字:“字字珠玑,篇篇典雅,纷乱世情中,一帖清凉剂。生活阅历的省思,心灵快乐的秘诀。”学习《论语》的意义,我认同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的话:了解孔子,不但是认识传统的开始,也是探索人生方向的起点;而且是正确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圣人是道的化身。孔子不是圣人,但他给出了人类最高的君子理想——仁。笔者的理解:人对人的认同。这个理想只能建立在人人都是君子的社会基础上,所以,孔子提出的社会理想是天下大同。
      孔子认为少正卯恶贯满盈,小人之首,小人者,禽兽也,非人也,所以诛之,诛之不违仁。少正卯究竟何许人也?孔子的正义之剑无情地腰斩了历史。道法自然,少正卯的存在也是自然的,其消失也应该是自然的,人为灭之,说不过去,孔子违背天道。
老子因此批评孔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然而,老子讲的是天道。孔子立的是人道,君子之道。欲知老子之偏,请读者诸君听听孔门之中极具震撼力的一些声音——
       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卷四里仁)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第十五卷卫灵公);其衣钵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两千年后接过孔子衣钵的“南国孔夫子”——王夫之有句名言:“天有以仁人,人亦有以仁天。”其意为:人的仁道是可以反过来推进天道进步的!负有这样的重任而上下求索于远道的人就是君子。
    
    今天(9月28日),石鼓书院孔子文庙,湖南环境生物学院以王夫之《示子侄》韵律操献给孔子祭拜大典
      君子是可以有缺点的:“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论语》卷十九子张,子贡语);君子是必需“以直报怨”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论语》卷七宪问第十四,孔子语)人类要生存、要发展,需要正能量,但也需要正视正能量(有些是负能量中的正能成分)被无情消耗:阵痛和涅槃,鲜血和惨淡……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