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 选自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 ——选自明·王夫之《姜斋文集》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 ——选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少年须常有一片春暖之意,如植物从地茁出。天气浑含只滋根土。美闷春融,绝无雕节,自会发生盛大。 ——选自明·彭士望《耻躬堂文集》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选自唐·杜甫《又示宗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选自宋·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时;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 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富似我者,贫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强者,强者不可欺凌弱者,何况自己骨肉。有贫弱者,当生怜念,扶助安生;有福强者,当生欢喜心,吾家幸有此人撑持门户。譬如一人左眼生翳,右眼光明;右眼岂欺左眼,以灰屑投入其中乎?又如一人右手便利,左手风痹;左手岂妒忌右手,愿同其瘫痪乎? ——选自明·王夫之《姜斋文集》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选自宋·司马光《家范》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选自清·周希陶《增广贤文》 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 ——选自宋·刘淸之《戒子通录》 子孙以忠信谨慎为先,切戒狂薄,不可顾目前之利而忘他日之害,不可因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 ——选自清·张履祥《张园先生全集》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 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起早,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扫,第四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此四事之外,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 ——选自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