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文学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代表作《金蔷薇》的第一篇文章。
【作者简介】
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俄罗斯作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1932)。后来他还写了一系列画家、作家的传记小说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伊萨克·列维坦》(1937)、《塔拉斯·谢甫琴柯》(1939)、《北方故事》(1938)等。卫国战争时期他当过战地记者。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玫瑰》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后期他致力于创作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了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优美如诗,艺术水平很高,如《雪》、《雨蒙蒙的黎明》、《一篮云杉果》等。
【关于《金蔷薇》】
《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情感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金蔷薇》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起过重要作用。今天,《金蔷薇》依然带给读者诸多教益。
【内容简介】
巴黎清洁工约翰.沙梅以前是一个士兵,曾参加过墨西哥战争。他在战争期间得病,顺便带着团长的女儿苏珊娜回国。沙梅在归途的轮船上,与小姑娘苏珊娜逐渐打破隔膜,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为她讲了很多自己过去的故事,其中就包括“金蔷薇”的故事:谁家有了金蔷薇,就一定有福。不只是这家人,就是谁碰一碰这朵蔷薇都有福。
很快旅途就结束了,沙梅把小姑娘交给了 她的姑母。 沙梅以后从事过很多卑微的职业,最后做了一个清洁工。他在这段期间一直没见过苏珊娜。然而在多年后的一天,他与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的苏珊娜重逢了,原来苏珊娜刚被她的情人——一个年轻的演员抛弃了。沙梅留她在自己家住了几天。由于沙梅的出面,苏珊娜与她的情人重归于好。临走前,沙梅提醒她,给她“金蔷薇”的绝对不会是这个花花公子。 苏珊娜走后,沙梅做了一个决定:给苏珊娜打造一朵金蔷薇。他收集首饰作坊的尘土,把这种尘土里的一些金屑筛出来,日积月累已经成为了一块小金锭。当金蔷薇终于打造好,沙梅调整好心态准备将其送给苏珊娜时,他却得知苏珊娜已经在一年前去了美国。沙梅在孤独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文学创作就像在无数尘土中筛选出金子,打造自己的金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