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周恩来性格中有两个看似相反方面,一方面给人感觉温文尔雅、克己忍让,另一方面在革命运动中展现了性格当中锋芒锐利的一面。文革期间,为了保护老同志,周恩来拍案而起,挺身而出,在保护陈毅时说到“除非你们从我身上踏过去”。 凤凰卫视3月17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并觊觎中国。面对苦难深重的祖国,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抱负。1917年9月,从天津南开学校中学毕业后,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寻求救国之道。 周恩来笔录: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 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俗话说的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安他们的心,也不枉人生一世。 解说:1937年,日军的战火从华北烧到华东,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的军政机关大部分迁往武汉。周恩来也来到这里,代表中共同国民党谈判。次年,周恩来决定,将生父周贻能从天津接来武汉一起住。 周恩来自幼少有与父亲的共同生活,因为父亲终生几乎都在外漂泊谋生。然而这次重逢,并没有带给周恩来更多尽孝的机会。三年后,随儿子一同前往重庆的周贻能,突然中风去世。而当时周恩来因为小肠疝气还在住院,董必武和邓颖超决定暂时对他保密。三天后,周恩来出院,当他走进办事处大楼,一眼看见邓颖超手臂上的黑纱,他猛的停下脚步,对邓颖超叫道,这是怎么回事。得知父亲去世,周恩来手捂脸上,大放悲声。 权延赤《走近周恩来》:“你们没爹啊?你们怎么能够这么做?他是我父亲!”哭声、斥责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我父亲死了你们封锁我,马克思主义也没说不要爹!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说亲生的父母都不要了……”。 许戈辉:三十多年后,周恩来去世的时候,工作人员在他的衬衣口袋里发现一个很旧的小皮夹,夹着一张三寸左右的照片,颜色已经发黄,但是没有一点折损。照片背后是周恩来亲笔写的四个字,爹爹遗照。周恩来出生的时候,父亲为他取名恩来,意为恩惠到来,以此对孩子的到来表示感恩和期望。父亲一生清苦,话语不多,但他十分有主见,对儿子投身革命从不阻拦。 如果说父亲给予周恩来的一份无言的力量,那么周恩来在嗣母陈氏身边所受到的就是具体而微的培育了。 解说:叔父早逝后,嗣母对周恩来的要求很严格,四岁就教他识字,每天黎明即起,亲自在窗前教他读经书、背唐诗。直到陈氏去世前,周恩来一直沐浴在仁慈的母爱之中,深受江浙文化气质的熏陶。 周恩来笔录:母教的过分仁慈和礼让,对我的性格是有影响的,缺少那种野性。 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解说:据说这是南开张伯苓校长,给19岁周恩来的批语。短短二十余字,道尽了周恩来一生的行事之风。 而在后来,社会主义中国最为特殊的那段岁月里,这位一贯温良谦和、克己忍让的仁者,却展现了性格当中锋芒锐利的一面。 梨本佑平(日)《周恩来》:鹰和鸽的极为不同的双重性格潜伏在他的体内。 解说:1967恩年的政治气候和自己气候,把中国的每一村泥土都冰封在严寒之中。包括老百姓,也包括曾经为社会主义重要诞生,出生入死的老干部,陈毅便是其一。 1967年8月,一次批判大会会间,造反派突然挂出打倒陈毅的标准,狂叫打倒陈毅的口号,甚至要上台斗揪陈毅。周恩来面对反复劝说无效的造反派,以少有的激动,大声说道。 周恩来笔录:你们采取轮流战术,从昨天下午到现在,整整十八个钟头,我一分钟都没有休息,我的身体不能再忍受了!你们这完全是在向我施加压力,是整我了! 解说:当造反派要拦截陈毅的汽车时,周恩来立即表示。 周恩来笔录:谁要在路上拦截陈毅同志的汽车,我马上挺身而出。你们谁要冲击会场,我就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门口,让你们从我身上踏过去。 许戈辉:在危机时刻拍案而起不难,但顾全大局却不容易。1966年周恩来与李富春交谈的时候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刘少奇去世后第二年,秘书纪东在周恩来办公桌的文件里发现夹着一张纸,上面是周恩来抄写的《西厢记》里的一段的唱词“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参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解说:能斡旋的时候想方设法,不容迟缓之时也当仁不让。一名操纵造反派打倒李先念,抢夺财政部大权的副部长,就被周恩来下令当场逮捕。 一些江青的追随者,要去逮捕彭真,对此,周恩来宣称,谁也不能开这样一个任意抓人的先例。他把彭真秘密转移到一个安全地方,一旦时机出现,他也会及时启用老干部。 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后,倾左思潮受到怀疑,国内政治空气稍趋缓和,周恩来便迅速启用了廖承志、董必武、聂荣臻等老干部,更想方设法把邓小平拉会到政治中心。 邓小平笔录:“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但人民原谅他,因为他不做这些事,不说这些话,他自己也保不住了,也不能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 邓颖超笔录:开除刘少奇出党的文件,是周恩来签署的……我们为此道歉就成了吗?这件事对周恩来是非常痛苦的,但他不得不这样做……为了顾全大局,如果他不这样做,24小时内就会被撵下台,中国就会成为中央文革的天下,林彪的天下。 周恩来笔录:站在潮头上,做旁观人不行,做对立的把你冲垮。 许戈辉:1968年,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科列加访华,谈及没有去过长江大桥和黄河三门峡的时候,周恩来说道,如果文化大革命完成了,我还没有死,还没有被打倒、被免职,我一定会陪科列加同志去参观,我们是最亲密的好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说。 1975年,周恩来同泰国总理巴莫,签署完中泰建交公报后,合影的时候又说,照可以照,但将来可不要在我的脸上画叉叉。 文革中,周恩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但他退无可退。1970年会见老朋友斯诺的时候,他说,因为睡的少,我的健康减弱了,近4年心脏有毛病,在身体方面,文化大革命把我打垮了。 此时的周恩来年迈苍苍,斯诺不由得怀念起他第一次见到的周恩来,身姿挺拔,步履轻快。而那已经是31年前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