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原:国民党丢掉大陆的真正原因
时间:2013-05-05 08:18来源:本人 作者:赵原 点击:
次
辛亥革命这份百年遗产好像大路边的马蜂窝,谁手痒了都想去捅一竿子,只要站得足够远,捅这种历史马蜂窝还是安全的。由辩析辛亥革命的得失到讨论国民党覆国失政的种种成因,当然也不算撂了主题。我最近看到的有关这一块儿的高论,最能恰到好处地搔了时下国内学术界痒痒肉的是“宪政说”。据论者所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和蒋介石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实行宪政,后来的军事溃败、经济破产、社会崩溃、丧失大陆,皆因此故。
此论诚为美谈,但是在老赵看来,实为酸儒之腐论。试问,抗战胜利后,且不说国家经八年战争毁败,社会、经济、民生、国力急待振兴,有无基础和力量去搞宪政,仅以国共两党积怨之深、政治出发点和利害攸关之难能妥协,也绝无实行宪政之可能。据说美国人当时曾有压迫国民党实行宪政之热望,但是对于中国的政治游戏,美国人的视角从来都是走板的,没有看到真正的实质。
“宪政说”既为不经之谈,那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和蒋介石最大的失误到底是什么?在老赵看来,就是过份急于统一全国。
就当时国内外形势而言,国民党绝无以武力统一中国之可能。首先是美苏两强和西方在当时不想看到一个政治归于一统的中国。日德被打垮了,欧洲遍地草莱,各种政治势力重新洗牌,美苏的利益冲突和划分势力范围首先在西方拉开,当此之时,东方再出现一个政治一统的大国,不符合美苏的战略利益;其次,抗战结束,没有外敌了,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各有打算、各有关切,均不甘为帮闲附庸;而国共两党两军经八年抗战,政治和军事力量各有消长,统一战争一经拉开,政治上的缠斗变成纯军事斗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执掌政权的一方动则百利为害、百害相随,故而不能寄统一大业于武力;其三,国内民众打了八年的艰苦战争,民心思治,不支持内战。由以上三点可知,于当时而言,国民党发动统一战争,实为最大失误。
那么,假如国民党不发动统一战争,满足共产党割据西北的要求,维持十年至二十年的国共共存、各安一方的局面,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据老赵望文假想,大约是如下状况:先说国民党一方。美国人会对国民党提供一些经济支助,帮助其治下恢复社会生产,并且会帮助国民党中央政权统一党内各派势力,维持蒋介石的权威和统治,但同时也会促进国民党政权向开明和民主的政治方向上走,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走向现代化。这个过程可能不会顺利,以蒋介石“独裁无胆,民主无量”的个人特点,政治上的纠结会特别多,威权统治会保持一个相当的时期,但总的趋势是国家走向现代化,最后成为一个在绝大方面民主和现代的国家。
共产党方面呢?大约是这样:苏联会对中共提供一些经济上的帮助和政治上的声援,但不会太多。中共盘踞于西北边穷地区,经济、社会、民生会长期落后,在国际政治上会长期比较孤立。而中共对于其治下的地区,因为资源匮乏,经济不可能有大作为,转而会把使不出来的力气花在对社会各阶层的改造上,会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土地革命和意识形态清洗,会发动一系列运动。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压力和倒向苏联阵营必须坚持的政治逻辑,社会主义改造会进行得更深刻、更绝对化。从红军时期中共对党内、军内清洗的残酷程度、延安整风运动的砸骨取髓和后来”文革”不惜灭绝一切的革命理论来推测,大约顶多十数年,中共会像后来的“红色高棉”一样,走向党政军和社会的全面崩溃,中共的割踞政权,也就自然瓦解。当然,这个推测还是基于毛泽东思想占绝对强势和对党的绝对领导的前提下。
由以上假想而得出一个结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需动用武力,维持国共双方现有的政治势态,忍耐数年,既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坐收统一全国之利。如此大好的历史时机,遇上蒋介石这个没有耐心、欲挟武功而行独裁的半吊子政治家,白白丧失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蒋介石的绝大失误,是国民党和蒋介石的绝大悲剧,在蒋介石之后,历史还在重演。但是对于真正的政治家,是决不会任由历史机遇脱手而过的。毛泽东发动“文革”,中共内的高明之士岂不知其最后的结局?邓小平就有耐心多了,龙隐大泽,待时而起,坐收全功,所以成就一代令名,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刘志斌)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