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野史 > 正史野说 >

信陵君魏无忌:沉溺酒色只因功高盖主

时间:2010-07-02 12:05来源: 作者:澹明居士 点击: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有大功于社稷者为了消除帝王的猜忌,采用自泼脏水,把自己搞臭的方式,以图躲避灾祸,保全自己。 比如秦国的王翦。公元前225年他统帅几乎秦国全部军队向楚国发动灭国性攻击时,竟向嬴政要求赏赐大量良田美宅,以表示对子孙家财的眷恋;比如西汉的萧何。西汉初期,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后方。为消除刘邦的戒心,萧何大量购置田宅,发放高利贷,以示志仅富家之翁;比如隋朝末期的李渊。为了消除隋炀帝的猜忌,李渊纵酒无度,大肆收受贿赂,做出一副目光短浅毫无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有大功于社稷者为了消除帝王的猜忌,采用自泼脏水,把自己搞臭的方式,以图躲避灾祸,保全自己。

 

      比如秦国的王翦。公元前225年他统帅几乎秦国全部军队向楚国发动灭国性攻击时,竟向嬴政要求赏赐大量良田美宅,以表示对子孙家财的眷恋;比如西汉的萧何。西汉初期,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后方。为消除刘邦的戒心,萧何大量购置田宅,发放高利贷,以示志仅富家之翁;比如隋朝末期的李渊。为了消除隋炀帝的猜忌,李渊纵酒无度,大肆收受贿赂,做出一副目光短浅毫无雄心壮志的庸人姿态,以期韬光养晦。另一个深陷此道的人,就是再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的出身比孟尝君田文还要高贵。田文的老爹是国王的小儿子,魏无忌更进一步,他自己就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嫠(音离)王的弟弟。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不难看出,魏无忌就是魏国的守护神,也即是魏安嫠王的守护神。可是这魏安嫠王对魏无忌呀,始终揣着个心眼。因为对他来说,虎视眈眈的秦国之流,只是远虑,自己身边的魏无忌,才是近忧。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何况这酣睡的,还是自己的弟弟。虽说这老祖宗已经明确了嫡长子继承制,而且,自己也已经继承了王位,可这个弟弟,也太得人心,太有实力了。他越得人心,就越不让自己省心、放心,因为他的光芒,已大有盖过自己这个一国之君的势头。寡人我宁可被秦王打败,也不能被无忌弟弟夺去了王位。你魏无忌不是贤能吗,好呀,做哥哥的就给你机会,让你在家好好贤能吧!这魏国的国政,就不劳你魏无忌费心了。
 
  

       有一件事情,完全可以证明,魏安嫠王的担心,绝不是空穴来风杞人忧天。
 
  

      有一天,魏无忌正在和魏安嫠王下棋,北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马上就要越过边境。魏安嫠王一听,这还了得,马上下令召国防部长觐见,商议对策。魏无忌很平静地说:“只不过是赵王打猎罢了,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继续和魏安嫠王下棋。过了一会,又从边境传来情报:“赵王田猎,不是入侵。”魏安嫠王很是惊诧地问魏无忌:“你是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呢?”魏无忌回答:“我的门客里有人能探听到赵王最隐秘的情报。赵王的一举一动,他都会及时报告我。”魏安嫠王一听,后脖颈子冷风嗖嗖:“他的耳目如此了得,我与小妾苟且之事,他是不是连细节也都知道呀!


       您要是魏安嫠王,会不会重用魏无忌呢?自然也不会。
 
  

       这不能怪魏安嫠王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这是封建专制的体制使然。在这种体制下,政治斗争的结果只有一种:你死我活。所以,在上为君者,每天都在担心权臣背叛;在下为臣者,每天都在担心君主猜忌。于是,专制体制下的政治格局,便不可避免地充满着诡异、欺诈和争斗。
 
  

        只有民主政治,才可以避免诡异和欺诈,至少,把诡异和欺诈的危害降到最低。
 
   

      魏无忌是个贤者,但并不是个智者。他不懂得,在国王面前,应该夹起自己的尾巴,即使这个国王是自己的哥哥。
 
  

      贤者魏无忌虽然闲着,但并不妨碍他继续追求贤者。
 
  

      魏国有个隐士,叫做侯嬴,是个颇有见地的智者。不过他很穷,也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所以,70岁了,还不能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只能在大梁城的东门看城门。魏无忌听说了,就想送侯嬴一份厚礼。可这侯嬴不给面子,拒绝了。魏无忌于是大摆酒席,把魏国的显贵们都请到府中。客人们都到齐了,魏无忌亲自带领车马及随从,空出车子左侧尊者的位置,去请侯嬴。这侯嬴人虽穷,可不倒架,缓缓地整理好自己的破衣烂衫,径直就坐到了尊者的位置,丝毫也不谦让。魏无忌手握马缰,更加恭谨。侯嬴得寸进尺,又说到:“我有个朋友在屠宰场杀猪,麻烦公子绕道,我去拜访一下。”魏无忌没有任何不快,径直把车驶到屠宰场。

 

      侯嬴下车后,和他朋友朱亥一边聊天,一边故意拖延时间,一边偷偷地观察魏无忌。然而魏无忌不但没有气恼,反而面色更加和悦。这个时候,魏国所有的达官贵人都在魏无忌府中,等着魏无忌举杯开宴。侯嬴看到魏无忌脸色始终不变,这才告别朱亥。回到府中后,魏无忌引侯嬴上座,向全体宾客介绍并赞扬侯嬴的美德,满座皆惊。从此,侯嬴成了魏府的上宾,魏无忌礼贤下士的美名更加远播。
 
  

      公元前257年,秦国在长平痛击赵国后,围攻邯郸。魏无忌的姐姐是平原君赵胜的夫人,多次给魏安嫠王和魏无忌修书求救。魏安嫠王派将军晋鄙将兵十万去救赵国,但又命令晋鄙首鼠两端,骑墙观望。魏无忌多次请求魏安嫠王进军,无果。那边赵胜又冷言冷语,极尽讽刺之能事。魏无忌是多好脸面的人呀,头脑一热,就召集宾客,凑集战车百辆,准备奔赴前线,与赵国共存亡。

 

      魏无忌带着自己的民兵队伍路过东门,和侯嬴诀别,侯嬴说:“公子您好好干吧,老臣我不能随行。”魏无忌驱车前行,一路走一路觉得不对味,越想越不舒服:“我对这老头已经够周到了,如今我去送死,这老头却没有一言片语送我,难道我的安排有什么闪失吗?”一掉头,又返回来了。侯嬴笑着说:“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公子率领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前去抵抗秦军,无异于以卵击石,驱羊攻虎,自寻死路,毫无意义。只有脑残的人,才会这么做。我给公子出个主意,公子不是和大王的宠妃如姬关系不错嘛,你去找她,让她把调兵的兵符从大王的卧室偷出来。公子拿着兵符,带着我的朋友朱亥去夺取晋鄙军队的指挥权。如果晋鄙听命,那么最好。如果晋鄙不听命,就让朱亥将他干掉。”
 
  

      魏无忌和如姬是怎么回事呀?原来,如姬的父亲被仇人杀死,如姬想报仇,三年都没有成功。为此如姬找到魏无忌,“为公子泣”,不知道是不是泣时相拥。魏无忌找个门客便斩了那仇人的头,送给如姬。估计呀,这如姬至少也是魏无忌的一个红颜知己。两个人有事没事,也喜欢玩个小暧昧什么的。否则,盗取兵符,那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如果如姬对魏无忌没有点男女之情,恐怕仅仅一个替报杀父之仇的恩情,还不够分量。
 
  

       果然,如姬在把魏安嫠王折腾睡着后,盗出了兵符。魏无忌持兵符,朱亥椎杀晋鄙,夺军击秦,秦军退却,赵国危机解除。这就是著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
 
  

      邯郸围解,魏无忌知道魏安嫠王一定嫉恨自己,就把军队遣回,自己留在了赵国,并且一留就是十年。魏无忌在赵国广交隐士,连隐于赌场的毛公和隐于酒馆的薛公等地位卑微的人才都亲自拜访,与之交游。天下很多士人,包括平原君的大半门客,也都转投魏无忌门下。
 
  

       秦国知道魏无忌不在魏国,就不断派兵骚扰。公元前247年,更是发动大规模进攻。魏安嫠王一看大事不好,只得派人去请魏无忌回国。在毛公和薛公的劝说下,起初犹豫不决的魏无忌回到魏国。魏安嫠王任命魏无忌为上将军。各诸侯国听说魏无忌将兵,纷纷派兵救魏。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军,并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魏无忌声威大震,各诸侯国宾客都向他进献兵法,魏无忌编写成书,后世称为《魏公子兵法》。
 
  

      秦庄襄王对魏无忌的强大实力非常震恐,于是使出杀手锏---反间计,派人持黄金万斤,透过晋鄙原来的门客,向魏安嫠王提出警告:“如今天下所有国家都只知道魏无忌,而不知道你安嫠王。魏无忌也想借此时机南面称王。”同时,又派出使节,向魏无忌致敬,询问他什么时候登基。魏安嫠王本来就对魏无忌有所忌惮,于是借机解除了魏无忌上将军的职务。
 
  

      “人们只知道有他,不知道有你。”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利用首领的猜忌之心,排除强敌的模式。魏无忌没有被就地正法,已经是万幸。
 
  

       直到此时,魏无忌才如梦初醒:功高震主,乃职场大忌。功臣,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为了消除魏安嫠王的戒心,魏无忌开始自污,每日沉迷于醇酒美女之中,寻欢作乐,不再上朝。仅仅四年后,就郁郁而终。

 

       魏国自毁长城,走上灭亡之路。秦国在不断的蚕食和征伐中,18年后,灭魏。
 
  

      纵论战国四君子,论德论才,应以信陵君魏无忌为第一。汉高祖刘邦小时候就“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编者按:感谢澹明居士先生为正史野说栏目专栏提供优质稿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