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唐兴国报道)2017年12月1日,元培学校五(4)班学生听取了来自西渡悠贝公益图书馆的志愿者老师赵巧莉的一堂国学公开课,授课内容是三首诗,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与两个爱国主义英雄的爱情传奇。旁听的有在校语文教师和来自衡阳县各地的船山国学志愿者等。课后,参加听课的国学爱好者们举行座谈会,点评和研讨本次国学实践教育。活动由衡阳县校园文联、船山文化研究会、元培学校三家单位联合举办。
国学教育,以开启学生智商和情商为终极目标。赵巧莉老师选择三首诗具有时代代表性,但总归一个主题,爱是这个世界上永恒旋律。第一首乐府诗《上邪》,一个古代女子,用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当做与君决绝的条件,直抒胸臆,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第二、三首诗,是有关王船山,彭玉麟的爱情故事。王船山,彭玉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又是衡阳县乡土历史最重要的人物。王船山一生坎坷,其爱情也是一波三折,他写的“十年前此晓霜天,惊破晨钟梦亦仙。一断藕丝无续处,寒风落叶洒新阡。”诗中不难看到王船山眷恋仙逝的贤妻,爱妻爱家爱国三爱合一,情景何等悲伤和凄凉!在外婆家长大的彭玉麟,曾经和梅姑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然而,彭玉麟和梅姑有缘无分。痴情的彭玉麟,只好画梅托相思,一生累计画一万余幅梅花。“一生知己是梅花”是雪帅对于爱情乃至爱国之情的内心独白。赵巧莉老师讲得很动情,不懂爱情的小学生听得认真,回答问题蛮积极。教孩子们诵爱情诗歌,不是教他们所谓成年人之间的谈情说爱,而是让孩子们通过有感情地背诵一些情感充沛、感人肺腑的诗歌,播国学种子,待他们长大后自能领悟其中的美好情操,这正好契合了元培学校“以爱育爱、止于至善”的校训。 课后教研座谈会暨船山国学读书会上,衡阳县王船山研究室主任胡国繁组织志愿者师生代表分享本次课堂与平时国学学习心得。衡阳县作协主席、湖南“最美读书人”魏启用,元培学校常务副校长魏振英,特邀嘉宾、来自省城的知名企业家周幸福先生,船山文化志愿者工作站秘书长陈立群、副秘书长刘传霞,衡阳县校园文联秘书长、紫竹轩心理师陈佩章等先后发言,一致认为赵巧莉老师课堂设计合理美观、讲述精彩,并就今后国学践行活动的开展各自建言献策。最后,大家就如何更好推进国学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孩子“爱人与自爱”的能力乃至爱国情操,展开热烈讨论。整个活动长达四小时。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