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积文的长篇小说《无畏之城》主旨是涤荡腐朽,警醒世人看清真相,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两年前,本人通过中华船山网与杨前辈结缘,就一直期盼着能早日读到他的书,这个愿望最近实现了。 读了几章,我就深深地叹服小说里那种浓烈世俗观与人物心理和事件的巧妙融合感,十分紧凑的布局。我被小说里优美流畅、扣人心弦的故事打动了,脑子一热,突然想起了那几个远在外省的弟子们和文友们,他们的心灵也需要被这其中的故事来浸染,这样,才能让自己日后更有准备的地出入社会。于是,我马上到群里发消息给我的十位弟子,当他们听到我要送书给他们时,很好奇是一本怎样的书能让我这个师傅这么欣赏,并且极力向他们推荐。我告诉他们这本书的名字叫《无畏之城》,简单地说了一下书的内容。随后,我就向杨前辈购买了十二本,请他为这十二本书签名留字,我还告诉杨前辈,我的举动对于我的弟子与文友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艺术的收藏。 一连多天,我沉浸在小说里了。偶尔不由想想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假设不是以这一种方式演变,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可是没有假设。欲罢不能时,一次两位朋友来到我的住处,一看到小说的封面,竟然不约而同的惊讶的叫出声了,一位断定封面不过是借用了世界名画,另一位是大学美术系的教授,他品味良久,赞许的笑说,嗯,这封面设计呀,有一股深厚的古典人文艺术的底蕴。人物仿佛古希腊的人体雕塑一般的复活了。时下,国人钻进钱和欲里找不着北,精神上晦气重,而这画面哩,一洗人的眼睛,让人重新领悟人性的优美感和崇高感。崇高感动人,表现为伟大的气魄,优美感则迷醉人,表现为可爱。显然,封面人物的突兀背影,让每一位读者在第一眼里都会想入非非,不由问个为什么的,我也是一样。后来,我找杨前辈QQ聊天了,谈及小说内容,重点讨教书封面形象的艺术特色。杨前辈不无自豪的沉思的说: “呵,这小说的封面是人在尘世,又名:朱良臣的背影……” 聊天,让我拾得了杨前辈就朱良臣背影的设计谈出的审美思想。 瞧呀!这封面! 一个近乎裸体的男人,站在江边坡地上。画面取仰视,四十五度的身后侧,时值八九月天。这是一个利用背影塑造人物的艺术范例。背影,让我们看出那是下午五点多,背影,极富立体感的凸显了他健美匀称的人体,肌肉轮廓线,表现出一付挺拔矗立,顶天立地的无畏气概。 背影,是封面的视觉中心,点睛之笔,只以非常简略的黑色雕刻了一下,呼出的阳刚之气就如山一般厚重和有力,产生了极其强烈和耐读的艺术效果。它与江水,城市,天空浑然一体,成就了恢弘气度中的隐隐绰绰之美! 封面人物遗世独立,傲然,不羁……人生有无彩排都无奈。他刚从江水里钻出来,双手叉腰,安详的闲眺着正前方,远远近近的是阔大、东流不息的长江水。隔着长江,他依稀可见北岸的城市安庆。 北岸临江而立的是振风塔。那塔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的美誉,系七层八角楼阁式的建筑。造型和结构,集中国历代佛塔建筑艺术之大成。相传是为了振兴文风而建的。它沉雄,古标插天,威严赫赫,凝视永恒,以其不朽的智慧,在它存在迄今九百多年中,默默注视着滚滚江水、芸芸众生,见证在绵延不绝的苍穹之下多少人间的悲喜剧。古文坛上名盛一时的桐城派文学,衍生如此。一八六一年九月,太平天国军事上由盛而衰,始于陈玉成打响的安庆保卫战,那时,城郊三十里地都被人的尸首覆盖了。据此,野史里有人称安庆为铁血之城,又称:无畏之城。 这城市,是小说里的主人公朱良臣的所在,可它又别称:滑稽之城。出版社给出的封面设计稿是,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其间梦幻般的漂浮着一个偌大的透明气球,杨积文嫌其轻浮,觉得那不过是商业气笼罩的人寰中的欲望之城。环境具有多义性,小说主人公在他生活里的表情也是复杂多变的。封面人物以何种姿势招摇哩,只能取他的倾向性的一面了。 试想,如果取他的不是背影,而是正面像,五官清晰的,会怎样?他很难不造作,或以面掩心,从而让封面的意蕴变得杂驳又浅陋。大家知道,唯有舞台小生才长于正面给人笑脸什么的,献媚愉悦大众,博取他人的感官之乐。而在平凡实在的生活里,真正的男人是播种的!没有理由不负责任的!表现他注重的是行为或者说身后的影响力,节俭的办法就是叫他拿背影说话。黑色的背影,正有它与晴空色调上的反差,画面气氛才如小说风格一样大气深沉,悠远,苍然。 此封面的艺术元素比较单纯,内涵却十分丰富。一条大河——长江,在此人的脚下,城和人都倒影在这条乒乓万里,悬响千年的河里。人与城,融为一体。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也犹如一条河。时空,万物,都是人的衬托。人,是城的见证和意义所在;城,是人的宿命。 封面的书名,无畏之城,是从古代不同书法家的字中选取气势契合的字连缀的,借此,封面的意蕴增加了些许古朴、俊逸的格调。 自由派的杨积文呀,经常说,自然纯朴才为秀为美,又说:云霞之美就在于它驱逐了秩序之神,肆无忌弹的一展它绚烂的杂乱无章。此封面脱胎于二十多年前他的逆光照,经过艺术加工成了审美符号,只与虚构的小说相关了,不能看做是现实中的一个具体的人。其美感,源自大自然的天赐。杨积文将天赐的——阳光、云霞的能量揉进背影里了,以独到的章法将人们的审美喜悦导向了厚重和力,匀称。 出版了这小说后,杨积文像一个得手的骗子一样高兴的自语: 能向谁呼救哩, 我年轻了二十岁。 正要和路边小贩恶斗一场, 不提放从心里冒出的竟是喜气, 笑声的泡沫一下子掩埋了大街! 能向谁呼救哩, 悔不该藏进了朱良臣背影。 背影一朝成了美景, 就免不了饱受骂名, 嗨!往哪儿去颠沛流离。 蒋婷 杨积文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星期三 蒋婷介绍: 蒋婷,中华船山网理事,女,26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