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船山故里网-073401.cn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深度评论 >

男子借债两千 14年后寻人还钱

时间:2011-12-06 08:00来源: 作者:杨超 点击:

  高战辉有这些特征

  转业军人;爱人曾在长安一粮库工作过;曾在东一路住过;今年60岁左右

  “那不行,借了钱不还良心上过不去。”14年前,李振华从一个酒友那里借了2000元钱,后来他怎么也联系不到对方,至今未能还钱,这也让他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就觉得“是个事”。昨日,已66岁的他想通过本报找到这个朋友把钱还了。

  十几年前家庭困难借了酒友2000元

  李振华老人家住长安区韦曲灯具厂十字附近一个小区,房子是儿子专门给他租的。曾在长安引镇粮库工作的李振华告诉记者,18年前,他从工作单位提前退休回到了长安鸣犊镇家中。“那时候,我家里生活特别困难,每月最多能领300元退休工资。”李振华说,三四年后,突然家里有事情急需三四千元钱,自己怎么也拿不出来,那时候很多人都经济困难,他只从一个领导那里借到了1000元。

  在左右为难的时候,李振华老人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高战辉,是个转业军人,过去他爱人在粮库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才熟悉的。当他把这件事告诉高战辉时,他当时就借了。“我说给他打个借条,他说不用。”

  到现在,李振华家里的经济条件慢慢好转,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长大成人。“孩子们现在都还可以,大儿子约有上千万元资产。”李振华说,儿子还要给他在韦曲买个房子。李振华66岁了,身体不太好,今年7月被查出脑梗,,“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但还钱却一直是个心事。”

  “找他除了想还钱还想告诉他我条件好了”

  李振华说,当时他退休后,在家里还种了十多亩地庄稼。借钱后的第二年,李振华赶紧将粮食卖了,攒了3000元钱还钱,但却一直没有找到高战辉。“去他们家里,壁炉,说是已经搬走了。”

  高,874141××,东一路……在李振华的电话本上,这样记录着高战辉的地址。李振华说,他的电话本已经换了三个了,但每次换新的,他都会记上高战辉的地址、电话。他回忆说,高战辉具体在高新区哪个单位上班,他也不知道。只知道高比他小六七岁,老家是临潼高沟村人。

  李振华说,他想通过本报,找到这位当年的酒友高战辉,告诉他:“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你还钱,现在我经济条件好了,仅退休工资就能拿1500元。”

  如果您是高战辉老人,或者有认识的,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8880000。本报记者 陈静涛

 

 

来源:http://www.eklairs.com

(责任编辑:井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