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括囊无咎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柔居阴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第四爻与初爻类似,但初爻处于众爻之下,潜伏着自以为是,第四爻则为人位,是有意韬光养晦、退而自守,所以不如初爻拒人于千里之外。舍藏之道,不在于临危退避三舍,而是一开始就打消虚荣心,直言不讳容易招致灾祸,花言巧语则违背道义,故采取括囊之道,守口如瓶,这才是最谨慎稳妥的做法。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国家有机密,企业有秘密,个人有隐私,完全的公开或封闭都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只能是力求在保守秘密与交流信息寻求恰当平衡。作为个人而言,则需斟酌言论的是否由衷恰当,如果不能确定,则宁肯不说不写。所以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又曰:“俭近仁。虽有过,其不甚矣。”(《礼记·表记》)。汪烜的《四书诠义》曰:“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如果能言行简约、生活俭朴就没有忧患,所以失之者少。如果骄奢淫逸就容易招致祸。还有一种情况,口是心非,含沙射影,言辞闪烁,反覆变诈,也就是壶子所谓“君子洗心退藏之密,小人窃之以为诡秘”,这样的小人正是搬弄是非之徒,他们哪里会懂得“易简以消天下之险阻”的道理?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