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千秋第一人” 王祚隆

时间:2019-01-17 22:14来源:船山文化研究会 作者:船山文化研究会 点击:
王祚隆(1625—1695),明末清初湖南常宁县南市塘王家(今常宁市三角塘镇市塘村)人,自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二年(1663),任岳麓书院山长达七年之久。 据清代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载:“王祚隆,字卜子,常宁廪生,才而敏。与时奇龁,避难武昌。偏沅巡抚袁
【船山国学日报20190116】
“千秋第一人” 王祚隆
供稿/船山文化研究会  
 
王祚隆(1625—1695),明末清初湖南常宁县南市塘王家(今常宁市三角塘镇市塘村)人,自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二年(1663),任岳麓书院山长达七年之久。
据清代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载:“王祚隆,字卜子,常宁廪生,才而敏。与时奇龁,避难武昌。偏沅巡抚袁廓宇聘掌岳麓书院七年。巡抚高士俊一见奇之,叹屈宋种子,于今未绝。人都寄书云:‘当以千秋第一人自待。’坎坷不遇,终其身以著书为乐。”
据清代邓显鹤《沅湘耆旧集》载:“卜子以诸生主讲岳麓七年之久,与曹鸣佩同,而俱不以为泰,吾楚当日士风之淳如此。”
有关王祚隆治院史事,在《岳麓书院志》《常宁县志》中略不经见,只说他著有《岳麓诗草》《半山草》《长沙吟》《楚江吟》《易经解》《学庸解》《尘余集》《一峰遗草》(上、下卷)等书。
王祚隆的诗写得好,这倒是有据可查。邓显鹤编纂的《沅湘耆旧集》是一部辑录湖湘先贤诗作及相关文献的总集,第五十七卷收《王山长祚隆十四首》,篇目为《美人》《别胡君信》《酬王薹斋先生》《古歌》《题画四首》《九日送别余西崖》《偕祚宁、祚长两弟过岳阳,风雨不得登楼》《月夜泊衡》《书怀》《拟古凯歌》(两首)。
岳麓生活的记忆,王祚隆有诗载于《南岳衡山古今诗词集成》。一为《岳麓讲堂怀古》,比较长,计有四十八节。另一首《春日游麓》,诗曰:
为寻岳麓惜年华,一片闲心望转赊。
岭处莺声啼不住,空山惟有杜鹃花。
岳麓春日胜景,浮生半日之闲,让人心生向往。
王祚隆与衡阳大儒王夫之(1619—1692)是同时代人。罗正钧《船山师友记》第十二卷“王文学祚隆”所释:“考先生甲午、乙未间(1654—1655)避地常宁,主王文俨家,卜子与之同邑,或亦同族也。”王祚隆从叔王应章(字文俨,号东卜先生,顺治九年以贡生署嘉禾训导,著有((南岳高僧传》)与王夫之友善。王夫之避难常宁塔山,即寓于王应章大石岗庄园。王夫之迁居洋泉西庄园后,王应章犹时时济其匮乏。王夫之“为常人说《周易》《春秋》。殷公铭以文艺相质,公为之订正。常宁文士来者益众”(王之春《王夫之年谱》)。王祚隆有《酬王薑斋先生》一诗:
美人坐清湘,闲吟复长啸。
十旬五得饥,体癯容愈少。
冠盖时叩门,千金不一笑。
道逢衣褐游,风雨怜同调。
因之得素心,白日能相照。
途长时亦艰,出处各自劭。
诗中所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风雨交加、东躲西藏的生活,正是王夫之(字薑斋)隐遁常宁、变姓瑶人时的窘相,也可能是王祚隆其时的遭际,所谓“风雨怜同调”。
邓显鹤对王祚隆诗作的总体评价是“清拔有余,风格稍逊”,这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王祚隆的诗歌在岳麓书院历代山长中堪属优选,不但诗风清新活泼,明白晓畅,而且深得王维之旨,诗画一体,情景交融。如《月夜泊衡》:
水天一色浮空际,古渡寥寥烟雾深。
夜静潮生人语寂,江平沙阔雁声沉。
临风醉影澹相对,忆旧闲情感不禁。
山寺老僧应未睡,拔炉煨芋耐孤衾。
对衡岳夜景的描摹,民间典故的信手拈来,非有真学问者不能达此境界。又如《别胡君信》一诗,大有太白之风:
秋气满郊原,凉风起高阁。
悲心千里来,四顾生萧索。
两月清湘游,登临亦不恶。
岂不怀同舟,远游各有托。
再如《题画诗》之四:
岳岭年年度,南飞木叶黄。
亭阴余暮霭,树色散高凉。
不怕云峰峻,还愁乡路长。
未秋先有约,归梦在衡阳。
读来清逸雅致,浮想难寐,试问“风格稍逊”从何说起?
 
 本期编辑: 十九度
王船山诞辰四百周年纪念倒计时:还剩268天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