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白莲 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 书法 王辉(船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这是一首清雅、淡定的咏物诗。也是抒情主人公不同凡响人生境界的写照。笔者尝试以白话转出之,如下: 一片蛾眉月挂在中天,那么纤细而柔美的光亮,却像是将草木摇落一派萧清的秋天里的景象蕴涵在怀里了。你看她,低低地照着银色的荷塘,像是迟疑不定的打量,要不要同这令人心凉的清秋一道归于寂静。然而答案就在这一低头的妩媚里悄悄改变。她看到一朵朵白莲,次第绽放,就像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不胜凉风的娇羞,悠远的清香遍及田垅,锁住了草堂周遭各处的出口。露珠晶莹如玉,不但不会碰伤寻愁觅恨者的目光,仿佛还在朵朵绿云一般的荷叶上舞蹈呢。有时候,露珠滑落入清池,声缓缓,滴泠泠,又仿佛一位识尽愁滋味的女郎,她的香,至此已如真水无香,无论零落成泥碾作尘,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她自身特有的幽香始终如故。 秋风从水塘边的荻花丛中吹来,阵阵寒意侵袭着冷冷水波中的白莲。想当年,即便香山居士也难耐寂寞。而白莲呢,谁人懂你满腹的心事、缱绻的柔情?你不会需要那些急管慢弦的陪伴与诉说,你独自守护着赭色花蕊,如同呵护自己的一颗心,但愁晓镜之中瞥见霜染云鬓!清夜何其永久?归路何其修远?吾魂携谁同归?清凉的长夜里一碧如洗的青天,就是我灵魂的归宿;洁白的花瓣中层层包裹着的,永远是一颗赤子之心。 “情景交浃,意与境会,妙合无垠。”这是王夫之诗歌理论中著名的观点。这首词的创作,就是一个充分的印证。其造语之清雅出自灵魂之高格,其气韵之淡定来自心境之宁静。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