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著名船山学家萧萐父先生的诗所言:“当年瓮牅秉孤灯,笔隐惊雷俟解人。三百年来神不死,船山应共颂芳春。”一代哲学宗师船山先生,巨笔如椽,三百多年来,激荡无数学者士人心房,乃至成为昭苏天地的声声春雷。不仅其经论史论是如此,其诗歌散文作品,同样自成一家,惊魂摄魄。
(责任编辑:相天)诗如其人,船山诗歌实乃其贞固人格的注脚。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心灵的栖息之所。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船山咏月诗作极多,以至于其传人王闿运曾于日记中感叹:“岂愁人见月常多耶?王船山痕恨夜月,盖为此也。”现撷取能代表其清峻风格的两首咏月诗,散绎成文,以为同道进一步涵咏之资。 第一首选自《五十自定稿》,可知作于隐居衡阳县曲兰镇石船山下期间。目前已成风行网络的古诗名作。 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杳霭岳莲出,萧条露叶横。归云飞带雨,凉雁过留声。祇讶西峰上,清宵有奏笙。(《月斜》) 月斜如钩,月华如练,天宇广袤,碧蓝如洗,然而掩饰不了它的无限虚空,只是,貌似多情的银河是何时流过?又在多少有情人的心池激起涟漪? 朦胧的雾霭袅袅升腾,那在山谷的最深处升起的一支岳莲就是禅吧,它静对着横斜一地且被沉沉露水浸压的萧瑟枯叶。 凉风徐来,天空飘过几丝晚归的云,又在顷刻化作霏霏细雨,失群的孤雁无枝可依,抖落一身雨水,振翅高飞,将惊心的鸣叫遗落在空无一人的旷野。 就在此时,循着飞雁的方向,西边的山岭隐约传来吹笙的声音,在这清寒的夜晚,特别动人心弦,令我惊讶不已。 第二首是诗人接到南明大将蒙圣功去世的讣告所作。蒙圣功,湖北崇阳人,著有《三湘从事录》、《漆园放言》、《芦草龙壁吟》等书,船山为之作序,并为之撰写墓志铭。大约因为共同的“明月无心自照人”的情结,蒙圣功是陪船山看月最多的友人之一。因为与船山交好,蒙圣功最终隐居衡阳县南乡(今衡南县)茅市斗岭,期间船山与其过从、诗歌唱和甚多,其中尤多咏月题材。而早在蒙圣功在江西萍乡积极筹划武装复国时,船山曾长途跋涉前往,陪其过中秋节。 闲愁生死外,回首故人无。南望墟烟迥,西飞片鸟孤。藤花开独坐,萝月照霜须。泉下英雄泪,艰难付钓徒。(《闻蒙圣功讣遽赋》) 正是秋气转凉的时节,你的心也微凉了吧?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枫叶荻花秋瑟瑟? 故人刚才还在,转头已不知所终。风往月来有何闲心打发?患生患灭还有什么要紧? 几缕夹带着霜寒的炊烟,给眼前这幅南国的写意山水画卷,点染了苍远的色调,昏暗的阁楼因为这雨这风而愈加昏暗,无限群峰,几度夕阳,恍若隔世的记忆,最后一只离群的小鸟也已经向着西边,像残云一样流浪远方。 藤花是否还在开着?是否深重的寒露早已摧残了它的芳华?人闲山空,桂花香在千山之外,只有迟来的岳莲还在虔诚合十,作着最后的一轮晚祷。枯坐老藤古树之下,一任古老或年轻、无情或多情的的月色漂白鬓须。 九泉之下,英雄如圣功,是否也是这样独坐如佛?唯一不曾忘记的,是别离时分你的嘱托。即便如此,我也只好将千古艰难化作纷飞心泪,掬给那山谷中垂钓的老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