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登崇冈,顾望青天高。四维何茫茫,浮云但萧骚。群动既已息,吾身若秋毫。自非精诚彻,蠕动徒已劳。精魄无固存,奄忽成焄蒿。及今百年内,何者终吾操?
这首拟古诗乃船山晚年隐居于湘西草堂时之作品。诗作风格古雅,境界苍凉,蕴涵丰富,精华内敛,言近旨远,深得汉魏六朝古体诗之精髓。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历史现实和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和诗性感悟也表达了作者怀瑾握瑜、绝不与清政权合作的高洁情怀。笔者试着散绎如下:
薄暮时分,落日西沉,我登上高峻的山冈。仰望青天,高不可测。纵目四望,天高地迥,一片苍茫。浮云缕缕,游弋于漠漠高天,仿佛犹带萧瑟与苍凉之气。大自然一天的躁动此时暂已停息,站在这里,我感到自己如秋天的毫毛一般的渺小和卑微。因为难臻以真诚感天动地的高妙境界,这形骸外的蠕动终究是徒劳无功的。人的精神与魂魄不过是暂时依附于形骸之内,绝不可能长久存在,倏忽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这有限的生涯中,什么才是我必须秉持的节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