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醒狮:难道上智下愚永远是中国的治国之纲吗
时间:2012-08-23 13:26来源:船山网衡阳县工作站 作者:独孤醒狮 点击:
次
《难道上智下愚永远是中国的治国之刚吗?》
——复“长西衡”网友贴
作者:独孤醒狮
我对王船山了解不多,主要是因自己平时喜欢哲学,学习中偶尔涉及到他及其思想。下面谈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达不到楼主所要求的“深度探讨”。
王船山,又名王夫子,明末清初衡阳县藉人士。30岁前主要从事反清复明,失败后四处流浪;终,潜回家乡湘西草堂潜心研究学问。早期,王船山研究面颇广,既有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等,也有社会科学文学历史等。广泛的知识面,奠定了他从事哲学研究的基础,因哲学来源于各种科学,经过萃取形成对整个世界的认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王船山的哲学思想,渐成体系。
有了丰富的哲学理论,便可为其它科学的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后期,王船山哲学研究方向侧重面是历史观和政治思想,是哲学和历史、政治学的交叉领域,主要代表作品有《读通鉴论》和《宋论》。目前,这两套书共十七册付印前的清稿本被我县民间个人收藏。[5b.jpg]
王船山在反清复明失败后,坚持头不顶清天脚不踏清地,出门不论晴雨,皆是一把宽大的油纸伞与一双高高的木屐。清朝政府规定“留发不留头”,王船山藏隐山野得以全发而终。这既昭示着他的民族气节,也反映他的性格孤高耿介。
王船山,我对他的定位,与主流的评价一致,即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至于毛泽东是如何评价他的,我不甚清楚。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他的进步意义在于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世界由“气”的各种表现形态组成,是对传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根源“神或佛造世界”的有力抨击,也是对我国古代唯物论的继承。王船山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应遵循客观规律,即“理”,是朝着辩证法方向的一种探索。
王船山的唯物论,是诞生在三百多年前,几乎不存在现代意义的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的历史背景下,必然会具有历史局限性,可看成是道家“五行说”的发展。道家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形态基本表象就是金木水火土。这种朴素唯物观虽然揭示了世界构成的物质性,但未能客观地解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王船山的唯物论,主要的缺陷表现为对客观普遍规律认识不足,试图只有简单的“道器”关系来归纳,陷入形而上。
总体来说,王船山的哲学研究是对我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扬,摆脱了他那个时代的迂腐“只重考证与训诂”,为后来西方辩证法传入我国思想界充当了铺路石的作用。
题外话:通过对王船山等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理论的学习和了解,有个问题不由而生,我国古代哲学史,为什么只能诞生唯物论,而没有辩证法呢?我个人认为其原因有三:一、以现代哲学的眼光来看,《易经》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是简单的,但在三千年前应算集大成。二、《易经》原本在古代哲学史上就不可撼动,后又被儒家收纳为经典,儒家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巩固了《易经》的地位。儒家自身束缚在传统经传中,后学只重考证和训诂,不重发展,《易经》也难逃此厄运。缺少了进化,物种就停步不前或被淘汰,一种思想亦如此。三、《易经》又被江湖术士和黄老门徒引入占卜,给唯心主义充当唯物主义的外衣,即便有人去研究发展,也是南辕北辙。总结一句:历史集大成的光环,有时反而会成为后人沉重的包袱,而不是动力。
楼主问,如何结合现实来发展和弘扬船山文化。我的看法是:一、船山文化的主旨是唯物论,它的现实意义也主要表现在唯物论,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论就是对船山文化的最大的弘扬。坚持唯物论,就必须反对唯心论,不管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均要毫不留情予以批判。二、继承王船山对辩证法的探索精神,不断总结和归纳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
当然弘扬不是一昧的继承和宣传,而是扬弃,即批判性继承。原本已被历史淘汰的陈腐部分,不宜再深入挖掘出来,误人误己。这种现象,不得不说,不得不防范,因当代社会对历史对政治思想的认识,很多人的确存在这种误区,狭隘和盲目地认为“凡过去的就是好”,一边吃肉一边骂娘,岂不知可以骂娘已是最大的进步,伟大的王船山也只敢躲在乡野去表达对清廷的不满。我也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到贱民愚民的来历,难道上智下愚永远是中国的治国之刚吗?
(责任编辑:百合)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