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论船山人文环境下留守少年性格自主培养(一)

时间:2011-12-22 18:04来源:本人原创 作者:胡国繁 点击:

        (一)研究背景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教学必须研究的范畴。
一方文化育一方人才。船山文化是滋养衡阳本土的核心文化,是源远流长、雄洪壮阔的湖湘文化的中流砥柱,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进程、哺育了一批历史风云人物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重要一脉。我校位于伟大思想家王船山故居及船山精神传人、杰出革命家夏明翰故居近旁,民风淳朴,人文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研究资源丰富。船山精神主要体现为“务实、主动、思变、求新、重行”五大亮点,完全吻合中华文化的刚健有为、厚德自强的整体精神。而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哺育下一代正是党中央一直以来的指示精神。目前,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大好背景形势。
(二)实践分析
自主能力,这一概念的首次独立提出,本身就具有科研价值。我们认为,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或跟着感觉走,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么,等到进入社会,基本上就与平庸为伍,即使不被欺负被淘汰,也不会被重视、重用。
王船山本人正是由于家学渊源,家风整肃,其父叔长兄的严格要求,四岁识字,七岁独立读经,十三岁读完古代主要经书,在少年时代即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与报效祖国的弘毅之志,磨砺了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自拔于流俗的自控力,其少年诗作名句“闲心不向锦屏开,日日孤山只弄梅”就是其成长之心路历程的见证。最终,致其在国破家亡、东奔西藏之后半生,以唯物主义为基石,含咀三千年之人文英华,焕新儒家文化之巍巍大厦。多年以来,船山先生“明月无心自照人”的爱国情操,“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治学精神,被中外学者赞为“百科全书”博大精深、气象恢弘的思想学术巨著,都在不断召唤家乡乃至全国的学人,汲取船山文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大局。
    (三)问题提出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我们认为文化是民族的精气神,而校园是民族文化的摇篮。因此,推广民族文化大集成的船山文化,不仅是热爱家乡的体现,更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船山文化为根,以五中文化为基,积极建设校园文化,用以熏陶师生情操,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我校的校训“坚苦静诚”就是船山精神的高度凝炼。近年来,我们将船山文化中人文内涵特别丰富的部分挖掘整理,不断为五中校园文化注入有鲜明特质与丰富养料的新鲜血液,对于留守少年的自主能力培养、良好性格形成收到明显成效,且为其他方式所不可替代。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湘南农村高中,据我们调查82%以上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缺失家庭监管与温暖。留守少年的性格培养与日常管理,应该成为其两大支柱性部门教务科、学生科压倒一切的重头戏。而自主能力培养,我们认为,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灌输式教学影响下的大部分高中生的能力、精神、气质、人格的塑造,乃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