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哈尔滨出版社:《读通鉴论》

时间:2011-12-13 14:02来源: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哈尔滨出版社 点击:

      《读通鉴论》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王夫之(中国•明末清初 1619-1692)著。
       明末清初是个天崩地坼的乱世,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当时孙奇逢、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是公认的博学名儒,学术流传海内,为天下所钦服。而王夫之却长期隐居在山林之中,不露身影,不与中原及江浙人士往来;不开门讲学,也没有亲友推举。所以虽然一直没有出仕清朝,得以固守节操,但其著述却无人知晓,几至散佚。明清思想史上习惯顾、黄、王并称,其实是后世“追认”的结果,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读过王夫之在深山中撰写的精彩著作。
        据《水窗春呓》一书载,王夫之临终前对子孙说:“吾书二百年后始显。”果然不出其所料,他的著述经长期沉晦之后,终于在道光、咸丰之后大显于天下,并引起许多学者名流的推重。《读通鉴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共30卷。在书中王夫之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褒贬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这部书文辞精当、纵横捭阖、远见卓识、论点独到,是传统史论中最为系统和精彩的杰作之一,堪称“通鉴之通鉴”。
       《读通鉴论》并不是单纯的历史著作。它是阅读另一部史书的笔记,其中每一节都是针对《资治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如果能与《资治通鉴》并读,对王夫之史论的了解应当会更深一层。这部书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其内涵远远超出一般史书。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