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王船山——湖湘文化的最高峰

时间:2011-01-02 19:16来源:本人博客旧作 作者:鸷鸟风 点击:
 


         一、 生平简介:
  王船山(1619-1692),本名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因其在衡阳县曲兰镇的石船山下著书立说数十年而终,故世称船山先生。
  船山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夏历九月一日诞生于衡阳市回雁峰王衙坪,祖籍江苏高邮打鱼村,明永乐初迁入衡阳,到他出生时已是第九代。船山的祖先系中下级军官,至高祖才以文墨教子弟,曾祖王雍“名著楚南”,“颇为豪盛”,至祖父王惟敬时“徒四壁立”,父亲王朝聘“薄田但供膻粥”。船山在三兄弟中排末,四岁伴大哥王介之读书,七岁读完十三经,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岁就读岳麓书院,先后结“行社”,“匡社”,以博学多识著称。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赴武昌乡试,中第五名举人。因急风暴雨般的农民起义阻断了他的仕途之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过湘时就邀请其参加,他自伤面容以拒之。
  清顺治五年(1648年8月),王船山怀着一腔忠愤,毅然举起“抗清复明”的战旗,与好友管嗣裘、夏汝弼等人在南岳组织起义。失败后,他投奔肇庆,继续追随南明朝廷抗清,官授行人司行人之职。因其弹劾大臣王化澄等弄权乱国,残害忠良,身陷大狱,险至死地。获救后,他又投奔桂林瞿式耜继续抗清,不久桂林又陷。南明桂王亡命絢甸,又遭吴三桂追杀南明灭亡。王船山为避清廷缉害,先后避身湘西、衡山、永州、郴州、常宁等地。
  清顺治十七年(1661年),清廷大局已定,实行怀柔政策,王船山才带着家小隐居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始筑败叶庐,继筑观生居,最后于57岁那年,清康熙十四年(1675)冬,在石船山下竹花园构筑湘西草堂,潜心著述,直至1692年夏历正月三十日病逝,享年74岁。

        二、船山故居
  王船山故居时茅屋3间,中为堂屋,左为居室,右为书房。王夫之晚年在此居住17年,发愤著述,终老于斯。自题堂联云:“注香沉水三间国;芜绿湘西一草堂。”船山故居又称湘西草堂。王夫之逝世后,其子王敢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将茅屋改为砖木结构瓦房。散殁,草堂几经沧桑,屋宇田塘,“竟属豪右”,至乾隆六十年(1795),由王夫之的曾孙王其旋设法收回,并加修或嘉庆癸酉(1813)、乙亥(1815)间改作饲堂,门额题“船山调”。咸丰辛酉(1861),把田收回,嗣产复完。自此,湘西草堂得以保存。1981年,当地政府对草堂进行全面修复,并对外开放。湘西草堂座西北、朝东南,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平方米。横列式平房,前出廊;一进三间,中为堂屋,两侧厢房;悬山顶,盖小青瓦,为湘南一般民居建筑风格。门额题“湘西草堂”,系赵朴初书丹;门联为“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前廊树石碑两通,分别为清宣统二年(1910)衡永郴桂兵备道保护草堂告示和衡阳县人民政府保护草堂的通告。堂屋内正中悬王船山画像及船山自撰联“六经责我开生面,我自从天乞活埋”,画像上悬挂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题写的匾额“高山仰止”。两侧厢房举办复原、辅助陈列。湘西草堂右前方0.5公里许有一枫树,名“枫马”,王船山生前常在此读书;左行1公里许有前故居败叶庐,5公里以外大罗山下有船山墓庐。1956年7月和1983年10月,王船山故居、王夫之墓均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船山学社:
  中山路74号,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在考古所院内,船山学社旧址,这个第一所为纪念王夫之而开办的教育机构——思贤讲舍所在地、第一个专门研究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团体——船山学社所在地,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所在地,默默地注视着外面热闹的街市,已经100余年。它的创立者是晚清著名思想家、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当时为纪念王船山而创办的思贤讲舍,名气非常大。梁启超曾说:“清末民初之际,知识阶级中没有不知道王船山的人。”加上讲舍的创始人又是郭嵩焘这样的名人,思贤讲舍于是在湖南甚至全国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思贤讲舍于1881年建成,而它的酝酿成立,时间却早得多。说到它的酝酿成立,必须先说说曾国藩祠。
  清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公元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逝于江宁两江总督任所,清政府发布谕旨,令将曾国藩“加恩予谥‘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于是,湖南官绅即着手筹建曾国藩祠。在筹建初期,郭嵩焘等人就想在祠内附设思贤讲舍。所谓思贤,即纪念湖湘先贤屈原、周敦颐、王夫之、曾国藩。郭蒿焘用此四人来概括湖湘精神,十分准确。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曾国藩祠园落成,名为“曾文正公祠”。
     曾祠建成,思贤讲舍却没能立即开办,因为郭蒿焘恰恰在这个时候接到出使英国之旨,离开湖南,讲舍开办之事因此搁置下来。直至1879年他回到长沙,讲舍开办之事才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881年,在曾国藩祠的西隅,思贤讲舍正式开馆,总共有斋房20间。郭蒿焘担任主讲,“主讲”大致相当于校长兼老师。讲舍摒绝科举八股,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经世致用的人才,在当时的书院中特立独行,简直是中国最早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思贤讲舍内安置了王船山的牌位,定期祭拜,为湖南省祭祀船山之始。
     思贤讲舍的创办,还必须特别鸣谢一个人,他就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巨贾、名士,朱镕基同志的祖父朱昌琳。朱昌琳给讲舍大量的资金支持,若不是他慷慨掏腰包,思贤讲舍能否成功创办,还是个问题。
        四、船山学术思想:王船山思想代表着明清实学的最高思想理论水平 。
        一位以其思想学说对近现代湖南乃至全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人物。一方面,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思想传统,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中国学术文化的转型者,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文化使命感,在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哲学观念、人格精神等各个领域均有新的开拓。他的“天下非一姓之私”的君主政治批判,“天下惟器”的哲学思考;他的“道莫盛于趋变” 的思变思想;他的“事随势迁而法必变”、“趋时更新”的政治主张,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和趋势的,即“势”和“理”。“顺必然之势,理也。理之自然者,天也。”他的“实有之道”的经世致用崇实理论;以及以利为义的伦理观念和对豪杰人格的推崇等等,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精神。
  下面我们来谈谈他的教育思想。
        1、“知行并进”的教育理念。王夫之继承并发展了岳麓书院重实践的传统,他在岳麓书院读书期间,创办了“行社”。他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之于实践,他常说:“由行而行则知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六)
       2、因材施教:“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以人言之,始则视其质,继则问其志,又进而观其所勉与其所至,而分量殊焉…斯造就人才之深心,不得不出于此,而岂一概之施,成乎躐等失之哉!”教师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才能深入了解学生,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四个方面是: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先天素质的差别,不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审其才质刚柔之所自别”。第二要看学生有没有志向,以及志向的大小。第三要看学生努力的程度,是不是刻苦用功。第四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所达到的水平。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才能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使学生的最佳天赋得到发展。他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就是“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类,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要求教学依据学生具体情况而施, 教人的道理是一个, 而教人接受道理的方法应因人而异, 并要考虑受教育者可接受程度。可见, 王夫之对因材施教的认识较他他以前的教育家, 更具体详细, 更接近科学了。
       3、教:教师要做到“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的统一。“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
       4、学:学生“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于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因此,王船山思想中倡导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也代表着中国明清实学的最高思想理论水平。
       五、 文学作品举隅:
      1、船山善为词,曾赋《溺湘十景词》传世。他的词“音律多疏,而芳徘缠绵,抢怀故国,风格道上”。故评价为“伤心人别有怀抱,真屈子离骚之嗣响”。 他用《蝶恋花》词牌,写了10首“咏潇湘十景词”,下录3首:
     《岳峰远碧》:自衡阳北15公里,至湘潭南3公里,岳峰浅碧,宛转入望,词云:
     见话随帆瞻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晓月渐飞金碧颤,晶光反射湘江练。 谁遣迷云生绝蝴?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
     《铜官成火》:铜官浦在长沙北15公里。芦汀远岸,水香生于始夜。
      渔灯成火,依微暮色间,如寒星映水。词云:“打鼓津头知野戍。万里归舟,认得云中树。日落长沙天已暮,塞烟猎火中原路。 何处停挠深夜语。江黑云昏,莫向天涯去。旧是杜陵飘泊处,登山临水伤心句。
     《君山浮篇》:湖光极目,至君山,始见一片青英蓉,浮玻璃影上。自此出洞庭,与江水合。谢眺所云:“大江流日夜,窖心悲未央”者,于焉始矣。湖南清绝,亦于此竟焉。词云:
       渺渺扁舟天一瞬,极目空清,只觉云报近。片影参差浮复隐,琉璃净挂青螺印。        忆自赢皇相借问,尧女含咽,兰佩悲荒磷。泪竹千竿垂紫晕,宾鸿不寄苍梧信。
      七律:王夫之还写过两首《长沙旅兴》的七律,
其一:

禹迹千峰碧嶂回,湘波东绕定王台。
楼船相趁桃花水,钓艇闲倾竹叶杯。
露布星邮飞蜀锦,灵光丝管访骚才。
当年玉女盆前客,笑指彤云几度开。
他遍访长沙名胜古迹,引吭高吟,笑指云开,但仍旧掩饰不住复明大业未成的惶惑。
这几首描绘湖南景观的诗词,堪称有声有色,能使人发思古之幽情,叹江山之廖廓,借景抒情,寓无穷韵味。清末大词人朱孝臧题其集云:“苍梧恨,竹泪已平沈。万古湘灵闻乐地,云山韶落入凄音。字宇楚骚心。”将之与屈原相提并论,评价之高,可以概见。    

         船山先生以爱国遗民,深研群经,诗词虽属徐事,造诣亦颇不凡。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