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中华文明与船山文化

时间:2010-11-19 21:27来源:本人原创 作者:井泉 点击:

                          ——《走近船山》课题结题讲座

    这是一个结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是上学期我作的《高山仰止话船山》,后来这篇讲稿发到了衡阳日报副刊,题目变成了《船山与衡山》。

    相对而言,开题报告的题目小得多,讨论的问题限于船山先生为什么值得我们敬仰。我记得我的报告结束后不久,许多文学社员投来了有关听讲座感想的稿件,印象最深是现在高三年级的王俊华同学,他的文章《寂寞王船山》洋洋数千字,以散文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船山先生甘耐寂寞,执着于未竟事业与崇高理想的长叹惋,而又对今人只知船山之名不识船山之实语言上捧之者甚多行动上随之者甚寡这样的现象提出质疑与批评。他是一个比较有思想有才华有个性的同学。似乎并没有被应试教育的机器所压迫而失去生气与灵气,不愧为王船山先生的家门后裔。我为他庆幸祝福。另一位同学曾经是我们县的中考状元,王紫佩同学,当时为高一年级社员她是在文学社作文赛场上,在一篇《谈立志》的文章中以较大篇幅提到了王船山的立志。船山先生被许多当世大学者誉为古今最有大志的人之一,自然,他的经历用来作这篇议论文的论据最是扎实不过。紫佩的这篇一小时内完卷的考场作文轻松夺冠,我在为她敏捷的文思惊讶的同时,更惊叹于她听讲座的认真,她的文章中出现了多处我讲过的体现王船山志向坚定的素材。她的这一作文乃至学业的成功秘诀,我以为也就是王船山先生的精神之一:认真。毛泽东主席有过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可以“愚公移山”,认真可以“精卫填海”,这也是中华民族固有的薪火传承数千年至于今天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之伟大,足以使我们昂首行走于世界民族之林。

    下面讲今天的主题,先讲什么是文化。

    我今天要讲的文化不是指一般所谓的文化程度,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比方说,在座各位同学中或许学科成绩乃至语文考试文化成绩并不理想,但也许这并不影响我向你们翘起大拇指。我说你们很棒,也许指的只是你们的文化修养或人文涵养。那么,文化有哪些涵义?能不能给出一个科学定义?当然能。在这里,我将向各位传递的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经过多番研究之后得出的对文化的基本认知:

     一、文化的定义(也就是内涵):文化是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二、文化的外延  

     1、对一个成熟的人而言,他的第一身份和最后身份都是文化身份。

    余光中先生是如今华文世界最知名的台湾诗人。可是台湾除了说明他经常生活的地域之外,没有其他的多大的意义。他的成名作《乡愁》大家都很熟悉,其中最后一句是:“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先生后来在大陆各地游历讲学,每到一处,人们都很关心他诗歌中所谓的乡愁的来处。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多少沾点名人的光彩。听到结果时却一头雾水:我的故乡是中国文化。初看这似乎有些文不对题,事实上只有这才是最准确的回答。

    2、任何国家最根本的兴衰最终系于两个字:文明。

    这一观点就是王船山最先提出来的,余秋雨不过是学我们衡阳老祖宗的,再反哺给我们。不过余秋雨不承认王夫之只是今日衡阳人的祖先,他说,这样就把伟人王船山说小了,说得太小了。王船山是今天中华儿女共同的祖先之一。我所谓的祖先,不是就浅层次文化知识中的年龄而言。纯以从年龄论资格没有意义。我们讲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从文化的深层亦即本质含义而言,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奠基时期对中华文化的开创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军人物。我们常说文化是民族之根,王船山说文化是人类与禽兽区别的原点,就是基于这一认知。从文化层面讲,我们必需承认,王船山是我们民族最有资格的先祖之一。最近,中国文史馆推出五千年来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位中国古代名人中,王船山就名列其中,当时名声在王船山之上的黄宗羲、顾炎武没有入选。古代衡阳人中还有一个人入选:发明承载文化的工具——纸张的东汉科学家蔡伦。

     3、经济是以货币的方式达到文化目的的一个过程。

    如今人们热衷的各类通俗文化如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寿文化通常与经济有关。经济的最初级阶段是但求足温饱,其目的很明显是生存与安全,似乎与文化不搭边,其实这正是文化的基座,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就是与动物无异。温饱思淫欲。淫欲还是原始的兽性的成分多一些。如果说温饱求品位。这里的品位指示的对象就肯定是文化了。生活讲求品位还只是与人从动物性属性发展而来的基本人性——七情六欲的文化特征,人之所以为人,还有与兽性迥异的神性,这就是荣誉感、道义感,这人类构成了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发表文艺作品、推介科学成果、参加奥运竞技、举行赈灾慈善、发明人造卫星等等就都属于高层次的文化追求。这其中可以也必需发生货币行为,即以货币方式认可参与人的文化价值,但另一面也必需强调:我们追求的终极目的是文化,参与高档次的文化活动,我们或许因此能得到很多货币,或许不能,但是价值永存。还有,如果一个被社会推到金字塔尖并因此获得巨大社会回报的文化人,因此“向后转”,以体现自己昔日人生价值的货币交换难填欲壑的满足,那么他必将受到高尚的文化人士的鄙弃,同时体现他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光芒也就此暗淡。三皇五帝、文王公旦之所以被中华民族一代代崇敬至今,主要是因为精神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打造了其光辉形象;夏桀商纣、始皇隋炀之所以招致天下反击与诟病,是因为其骄奢淫欲在很大程度上毁灭了人民的英雄们与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层面摧毁了人们昔日的信仰与美梦。

    回到王船山与船山文化。

    王船山无疑是伟大的。说他有多伟大就有多伟大,后世学者用衡岳仰止来形容他的道德学问一点都不为过。他生前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死后一百多年却成了清朝的中兴名臣、同为儒学大师的曾国藩挖出的一位顶天立地的人物。今年上半年深圳大学王立新博导在湖南电视台湖湘讲坛讲王船山,题目是《天地大儒王船山》,他认为王船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只有他和孔夫子一样够得上天地大儒。何也?文化底蕴与文化精神使然。首先,只有王船山真正全面继承总结了孔子开创的“六经”,并且承前启后,开一代生面。人民日报内参2003年第10期中写道:王船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后一位大家,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宗师,一位站在时代顶峰又带来近代启蒙曙光的巨匠。

    王船山的伟大在于其文化价值,他以武装对抗野蛮拯救中华的道路没有走通,但他坚拒仕禄,甘耐孤贫,日启暗牖夜秉孤灯而“活埋”,以三千年中华古籍为毕生归宿,血墨骨笔,疾书力撰,却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文明进步的车轮。“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由谭嗣同的高度评价可见其文化价值在当时的影响力。一个多世纪以来,王船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艘船之大,装今载古;这座山之高,立地顶天。船山已然不只是王夫之的别号,而成了一种极具感染力与号召力的文化符号乃至文化品牌资源。王立新、黄守愚等当代学者恰如其分地指出了这一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现实迫切性与愿景:

一、核心价值:船山精神最能代表中国儒学传统熏陶下的士人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最具感染力,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赖以在困境灾难中自立自强的脊梁。

    王立新今年上半年在湖南电视台湖湘讲坛讲王船山18集,引起轰动,后来他接受记者访谈时说,我在讲说船山中,确实有点情盛气粗了些。因为船山是气盛之人,我不气盛,接不住船山船山就有那样感人,我不能不被感动,我已经被他感动了二十余年,现在依然被他感动,将来也没有办法逃离这种感动!当然被别人感动,自己容易冲动,冲动容易伤身!但是不被伟大而崇高的生命感动,虽然可以避免冲动,虽然不会伤身,但却容易伤心!伤害心灵的成长!人活一颗心,不活一个身,此身的重要性,正是为了成就此心,此心不存,此心萎靡,此身就不再有意义,此身就成了累赘,就属多余。船山的生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他感情真挚、感情激荡,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感情有如沸腾的江河,滚滚不息,滔滔不竭。我对船山的用情之真、用情之正、用情之深,都是无比崇拜的。所以我在讲座中说,“不仅船山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高天和深海,其实他的悲苦无比和坚韧无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首激昂慷慨的宏伟乐章和一座永垂不朽的亮丽丰碑!”这就是我在讲座中,情盛气粗的理由。我真不想煽情,但是我自己首先已经被船山煽起了无限的激情,如果观众因此而动情,那不是我煽的,是船山煽的。而能被船山煽动激情,乃是一件崇高俊美的事情,表明被煽者的心灵里还有正直和正义,还向往崇高,这样的人的生命还有救药!

二、现实迫切性与愿景:在这个时代与未来很长的时期,船山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的最强音与根治集体软骨病的精神钙质。

王船山穷困得买不起纸,全靠学生送来的纸写作,因此书稿完成后又赠送给学生。当年白毛女嫁黄世仁,如今大学女生要嫁给富二代,甚至公开宣扬要做二奶,在互联网时代,成天靠网络游戏、黄色镜头寻求精神刺激,为自己注射精神海洛因的网友根本理解王船山的困苦与坚贞,更不再追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了。从如今物欲横流道德颓败,信仰殆失,官场腐败,民空虚麻木教育机械呆板,我更能理解王船山当年为什么骂庶民为“禽兽”。船山深切的看到,南明晚期的官场和军界的死气沉沉和俗气骎骎。他要张扬人间正气、他要扫除人生俗气,他要涤荡社会浊气!他看到人们无真情之弊,无生气之弊,所以才强调生气,人的生气是社会生机的源泉。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如果都缺少真情,缺乏生气,那么这个社会的不可留恋是可想而知的。有谁能几十年如一日贞隐山间而贫贱治学呢?湖南人乃至民族的坚韧不拔与骨气,我觉得就体现在作为一代大儒的王船山身上!圣贤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记忆是我们通往彼岸的桥梁,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钙质的宝库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多次推出王船山系列记录片,题为《不灭的圣灯》,把王船山比喻为我们民族追求文明进步道路上的永远不灭、生生不息的圣灯,王船山的文化价值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在,还将属于“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未来。 

船山的崇高精神气质来自于中华的根深蒂固、叶茂果硕的儒家文化:孔子在学成求仕时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在乱世中又说“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孟子不愧亚圣,他继承了孔子的宏大抱负“夫天果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刚才说的屈原的脍炙人口的名言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有,船山视为治学榜样的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胡五峰(湖湘文化的开创者)的“风不能糜,波不能流,身虽死矣,而凛凛然如有生气之在人间者,是真可谓大丈夫矣!”等等,这些都是儒家著名学者文化意识的强烈表现。与王船山同代的他的朋友中,章旷、管嗣裘、夏汝弼、李国相何腾蛟、严起恒瞿式耜等人则是直接给予他精神鼓舞与顽强斗志的一批可称得上士人、仁人或大丈夫的文化人。在船山之后,视船山为精神导师的谭嗣同不愿望门投止,宁愿为变法为流血;硬骨头鲁迅在风雨如晦之际,挥毫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船山表扬南朝的刘裕,说只有他,才是南朝若干个王朝里唯一能够延续中国的国家生气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一反宋明儒者对于感情的蔑视和敌视。高二的学过文化经典研读一书的同学都知道,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他们叫得最响亮的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他们错误的将道德与人的七情六欲完全对立起来。对此,王船山对他们大声当头棒喝:“为恶故是情之罪”,但是为善,“亦非情不为功!”就是说,感情固然可以驱使人去做恶,但是没有感情,人也做不成善事!感情是人类成就善行和推动社会走向崇高美好的最伟大的动力!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英明论断!你听了以后不感动吗?没有感情,何来正气?人在这个世界上靠什么去活?能活出生气和滋味来吗?

船山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业余学习者,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然而船容浩瀚,我们饮取一瓢,可以受用终生;山蓄巍峨,我们拾取一石,亦足以琢玉成器。在这里,我还是向大家推荐船山先生的绝笔散文《石船山记》(投影),最好能做到熟读成诵。这篇文章是先生去世前一个月所作,是王船山针对其毕生奋斗经历的一个总结报告。我以为倘若读懂,心领神会,那么其励志上的价值应该超过古往今来的所有文章,其文艺价值也是极高的。综合而言,毫不逊色于《游褒禅山记》《苦斋记》《项脊轩记》《陋室铭》等散文。你看:“仰而无憾者则俯而无愁,是宜得林峦之美以旌之。而一抔之土,不足以荣吾所生;五石之炼,不足以崇吾所事。拵(用手按之意)以丛棘,履(以脚踩之意)繁霜,犹溢吾分也。赏心有侣,咏志有知,望道而有与谋,怀贞而有与辅,相遥感者,必其可以步影沿流,长歌互答者也。而茕茕(《诗经.小雅.正月》:“忧心茕茕,念我无禄。”者如斯矣,营营(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者如彼矣,春之晨,秋之夕,以户牖为丸泥而自封也,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译文:仰面对天而没有遗憾的人,俯身择地也没有哀愁,这样的人应该获得优美的山林居住作为对他们的表彰。可是哪怕是有一座山给我,也不能给我的人生带来任何荣耀;即使在那山中炼成能长生的五石散,也不能提升我的事业。让我按倒荆棘,行走在铺满严霜的路上,这样的待遇仍然超出我的本分,所以尽管可以选择更好的地方我也不忍心。在欣赏风景的时候有同伴,在吟咏诗歌的时候有知音,期望正道的时候有人跟你共同谋划,胸怀坚贞的时候有人与你互相支持。相距遥远而互相感动的人,他们一定是可以身影相依散步水边互相唱和的人.可是我面对的都是为一己而忧心茕茕的人为私利而奔走钻营之辈。春天的早晨,秋天的傍晚,我也只是把窗户当作丸泥来封闭自己,所以即使我还想选什么地方,又干什么用呢?这段话是船山在继对隐居之地石船山一带进行描写之后的即兴议论与抒情,文采与义理兼得。其深意是,一个人倘若不能做到俯仰无愧,那么他就不配上天赐予他的美荫林峦。而我根本不求上天的赐予,我的人生不是为了荣耀与追慕而来,而是为了正道的事业与坚贞的品格。倘若没有这些,居地的美好舒适于我如同虚设,所以即便在美好的时节我也宁可选择自封。作者接着说“夫如是,船山者即吾山也,……(吾)老且死,而船山仍还其顽石。”以顽石之隐喻更倔强的昭示自己至死不渝之志。同学们,甚至不必阅读全文,管中窥豹,我们就会从内心深处透出无限的敬仰!船山这座尚待开掘的金矿就是这样的让人惊讶与留恋。

综上所述,我们高举中华船山的旗帜,就是为了复兴中华文明。八年前,衡阳市政府在王船山逝世310周年举办首届国际船山文化节,其主题词就是“弘扬船山文化,推进现代文明”。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但是我们理应豪情万丈,信心满怀。当年船山先生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仅靠一盏微弱而深宵不熄的桐油灯,终于在越过100来年“秦坑从烈火(船山诗,下同)”的文字狱时代后,迎来了“鲁壁自清琴”的中华文明复苏的声音,迎来了黎明前的“万物昭苏天地曙”,照亮了历史的隧道,引领无数仁人志士从数千年的黑暗与桎梏中奋力作最后的一搏,走向自由的新生。如今,压制人性的专制腐朽势力,自私本位重利轻义的观念,犹如霜刀雪剑,依然在我们这个全新的华夏天地里肆虐,这副重任历史地落到我们文化人的肩上。党中央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与船山精神一脉相承的号角催人奋进。我们实在找不出畏缩的理由。如果我们认可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地方就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语),那么,我们就应该一起振臂高呼、众志成城、昂首阔步:弘扬船山文化,复兴中华文明,舍我其谁!引领更进步的潮流,建设更美好的家园,创造更辉煌的历史,全靠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文化与用船山精神武装起来的文化精英。

我的讲座完了,谢谢大家!

                                    (2010年11月19日晚于衡阳县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5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