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商城 >

感天动地买卖情?

时间:2012-11-12 10:25来源:本人即刻投稿 作者:张栋山 点击:

  

      东北这疙瘩近几天遭遇暴风雪来袭,据说只差一点点就达到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了保暖御寒当为第一要务,不然的话麻烦就大了!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滴水成冰的冬天真的好难熬。偏偏有一丝温暖在心头,让人感动,令人振奋,不得不为之击掌而呼。

    在沈阳铁西区滑翔路附近,出了位83岁的卖菜婆婆。据观察她菜摊上仅有三四样蔬菜,蔬菜卖相算不上好,但生意却很不错。10多年了,蔬菜摊风雨无阻天天开张营业,那是因为总有热情的顾客纷至沓来前来“捧场”。据了解,“蔬菜婆婆”是一位孤寡老人,很多附近街坊,每到下午的时候就到她这里来买菜帮衬她。“蔬菜婆婆”卖菜和别人不大一样,她根本不用秤,只论个卖。

    昨日15时左右,不见不散的“蔬菜婆婆”依旧骑着一辆破旧三轮车出现了。但见她从三轮车上卸下白萝卜、胡萝卜、南瓜、甘蓝和香菜,地上铺上编织袋,一个小菜摊就摆好了。“蔬菜婆婆”闲不着,一会儿摆弄下她的萝卜,一会从甘蓝上掰掉几片烂叶子,一会儿又去叠她那些编织袋。简单的品种,和低调的“蔬菜婆婆”相映成趣,恰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在百姓的视野中,但平凡单调却实在不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

    但经网友爆料,媒体助推,昨日,“蔬菜婆婆”引起的关注不可小觑了,在出摊的短短时间里,已经有七八个人前来买菜了。一位中年女士挑选了两个萝卜,给了十元钱,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一位姓王的女士说,她在附近工作,平时总来光顾“蔬菜婆婆”的生意,“老太太,这么大岁数了,挺不容易的。有时候看她卖不动了,我就过来买点菜,帮帮忙。”昨日买菜的人很多都是回头客了,“菜,在哪买都是买,多买点儿菜,也算照应一下老太太了”。

   “蔬菜婆婆”的蔬菜不是按斤卖,而是按个卖。“我就是估摸着卖,一个就赚几毛钱。”“蔬菜婆婆”说,她一天的收入也只有几元钱。

    “蔬菜婆婆”的蔬菜都是从蔬菜批发市场买来的,“我每天五点起床从家出门,去三个小时,回来三个小时,下午才能开始卖菜。一般卖到晚上六、七点钟,就收摊回家了。骑车回家,大概半个小时。”“蔬菜婆婆”今年已是83岁的老人了,能够坚持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采购、整理、经销这个菜摊实属不易。“我卖菜十多年了,每天都这样,不要不求,卖菜赚钱,挺好的。”

    因为成本少,“蔬菜婆婆”一般只批发一些便宜的蔬菜,而且大多卖相一般。“我这些菜成本才几十块钱,我都是卖掉一点再拿出来一点,而且,你看我总在这整理,我得把好菜摆在上面才行。”

    给顾客装菜,“蔬菜婆婆”拿出不同的塑料袋,她说这是周围其他商贩给她的。“这是装瓜子的袋子,很干净。”

    图个知足:自己赚钱自己花,挺好的。

    昨日的天气,并不很冷,但“蔬菜婆婆”里三层外三层穿了很多。人们发现她的上衣外面系了一根带子,“蔬菜婆婆”说这是因为外衣没有扣子。“这些衣服很多都是别人给的。我的邻居、还有周围卖东西的,还有总来买我菜的人,对我很好,谢谢他们啊!”

    “蔬菜婆婆”年轻时,一直在外面打工,也没有儿女。十多年前,“蔬菜婆婆”的老伴去世了,她开始一个人生活,从那时起,她开始卖菜养活自己。“不觉得辛苦,我都习惯了,卖菜还算是为大家做点儿事。”“蔬菜婆婆”说她每天生活的主题就是卖菜,没有其他活动。平时能说上话的人,就是顾客。所以她也爱跟顾客聊天。

    “蔬菜婆婆”总是处于忙碌的状态。但只要有人来买菜,“蔬菜婆婆”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她说“卖菜挺好的,虽然身体有些病,但我也不觉得日子难过。我自己赚钱自己花,挺好的!”

    小小卖菜摊,真情暖人心。“蔬菜婆婆”没有太高的奢望,赚来几元钱糊口足矣。不需要短斤少两,用不着以次充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货卖用家,相中了您就拿,如同梁山众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般豪爽自在。相比那些尔虞我诈的奸商真的让人为之砰然心动,菜的皮毛不靓,品相也不是十分诱人,但是童叟无欺,凭的就是一个良心。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老人家靠的就是诚信立足,赢得满街喝彩声。

    开门七件事,谁都不可或缺,买谁的菜都是买,在这里买不来吃亏,更没有上当,趋之若鹜前来采购便成为时尚。其实人们是故意帮助老太太做活生意,10块钱买2个萝卜,不用找零了,明眼人哪个看不出其中的爱心呢?人活七十古来稀,83岁的耄耋老人,拖着病弱之躯为生计奔波,该有多么不容易?我们到了这把年纪又该如何呢?几多惆怅,几多无奈,几多友爱,汇聚成一股暖流,荡漾在这片初冬的土地上。有的帮老人摘菜,有的替她招呼路人,有的相约卖菜,还有的自发地送来钱款、衣物,为老人擎起一片爱的云彩。

    冬天里的一把火,真的好温暖。

    同时,在感动之余,我们是否应该引起一些思索?

    第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遭遇挑战,应该改革。“蔬菜婆婆”早年在外打工,老伴儿故去只好落叶归根,一辈子无儿无女多寂寞。老来难,一日三餐该如何解决?亏得身子骨硬朗,能够坚持着83岁去奔波,遇到了好心人帮衬做活了生意,一天能有几元的收入过活,要是哪天干不动了,又将如何?现代社会几元钱过日子费尽周折,维持温饱还能将就,要是遇到大病住院又该怎样抗争病魔?

    第二,社会救助机制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总是慢半拍。红会救急不救贫,再说还有许多美美需要捧红呢,少基会忘不了抽出20万去美国潇洒走一回,没有闲工夫答兑未富先老的事情,那街道、民政部门就责任重大了,面对新情况要有新对策,主动帮扶鳏寡孤独的老人可是义不容辞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绝对不能只是挂在嘴边上的一句漂亮磕儿,需要的是行动,靠的是做为。要知道,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真的需要用心去做。

     第三,人都有老的一天,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蔬菜婆婆们自强自立值得推崇,但是关注老龄社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窗外大雪纷飞,不知道蔬菜婆婆今天的生意是否还是那么红火?遥祝好人一生平安,买卖兴隆每一天!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