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天柱文学社的全体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校历史悠久的天柱文学社2008年的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召开,没有声声入耳的礼炮,没有鲜红夺目的横幅,没有赏心悦目的鲜花,可以说不是很隆重,但从我们师生的精神状态看,我们称得上郑重、庄重。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富足的当今时代,人最容易丧失的,就是做一个大写的人的精神。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树人文精神,做‘大写的人’” 我们到文学社来做什么?很多在文学社门外徘徊的同学,甚至一只脚已经跨进这道门槛的同学在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我认为最好的答案应该是:培养做一个大写的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哪个社员帮我回答一下。(停顿)很简单,就是人文精神,人与文结合对人所催生出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你们学化学中的化合反应一样(今天化学老师凌源也赶来听讲座了)。人文,这是近些年因有识之士大力倡导终于时尚起来的一个词语。事实上,在14世纪的欧洲的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启蒙思想家们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后来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一大批大师级哲人更是对此进行了完善。中国九十周年前的五四运动,第一次高扬了人文精神的旗帜。今天我们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就是素质教育的先声,文学社活动就是顺应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再联系实际具体阐述一下。上个双休日,我去拜访了我过去的文学社指导老师,他是我们湖南的一位著名作家,即使是参加工作后我每年也总要去拜访他几次,在他家的书房里促膝而谈。这次我发现了一个宝藏,在他整整齐齐而又琳琅满目的书橱里,我发现一字排开的在书脊背上标明了序号的特长的一套“黑皮书”,便好奇地要求看一下,他犹豫了一下,对我说,这套东西我可是从来没向人出示过哦,你随便看看吧。原来,这是先生自1979年中国拨乱反正政局初定以来写到今天的日记!一共70本,每一本都相当于一本厚厚的大32开的书,都是黑色的塑料封皮,都写得满满的,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而且工工整整的由仿宋脱胎而来的行楷体字迹,每一天至少一页,没有一天间断!那一时刻,我真的震惊了,我们举国上下正在庆祝和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而我的这位可敬的老师,他一个人便拿出了三十年!我对他说,我一直以为您在教学行政(他还做了二十几年的学校行政工作,最后是在一所县属高中当了十多年的副校长)之余,还能够出版三部著作(散文、小说、诗歌各一部),很了不起,没想到您还有这额外的70部!这真是您一个人的精神长城啊!是什么精神使这位老师能够30年如一日的在辛勤培桃育李的同时坚持走这条僻冷之路?我想除了人文精神之外别无解释。我们生活在船山明翰故里,人文精神就是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勤于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是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为追求革命真理取义成仁的献身精神。我们五中是船山明翰故里的最高学府,我们天柱文学社的社员是这座最高学府里的精英,为什么这样说?不仅因为我们参加文学社的同学学业成绩绝大多数很优秀,更因为我们是最有理想、最敢追求、最能张扬个性、最具有人文精神的新时代的青年。 天柱文学社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新中国现代文学的春天创办以来,已经在全县乃至全衡阳地区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名声鹊起。本周星期日,我在县城印刷厂看到一个令我惊讶的场面:六七个高中生围成一圈在认真的审稿改稿校稿,没有教师在场。我问他们是不是哪个文学社的,他们说是县一中那人文学社。在至少五年前,我就从一位县城领导(物价局的一个副局长)那儿得到一份他们自印的报纸,样式相当于两张衡阳晚报,从排版到内容都非常可观。此前不久,我们文学社的宣传委员蒋瑶、编辑欧斌在县三中进行通联活动(与三中的文学社进行交流,向他们的社员赠发了我们的社报,我们的刊物还赠送到的县一中、二中、四中等兄弟学校,以及市七中、市五中、市八中、珠晖一中、耒阳振兴学校等友校,还有县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进行收藏),他们给我带回了又一份惊讶,县三中新月文学社08年最后一期社刊的后记《回眸新月》。该文学社与一中的那人文学社的运作方式一样,指导老师几乎是徒有虚名。我想全文读一下这篇文章,最近发表在我主编的、由市作家协会与县教育局文联合作联办的刊物《船山》上(朗读)。今天,我在这里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希望我们文学社的干部和社员们也能向一中和三中的文学社同学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勇气,培养自主办社办刊的能力。 上个学期,我们的文学社工作也有许多亮点,我们的社员也不乏优秀人才,如234班王珍同学的习作《心灵深处的温馨》,经老师稍加修改后便在衡阳晚报上见报,流云同学的习作《那个早晨 这里,我还想重温一下去年校运会上优秀的通讯员也是播音员(身兼两职,游刃有余)朱明同学引人奋发的诗作:《未来就是现在》(朗读)。我也想对在座的各位社员说,天柱文学社是我们五中爱好文学的师生一个温馨而永恒的精神家园,在这里,笑容不必加工,关爱大于成功,快乐源于感动;在这里,有挥洒后的从容,有风雨后的彩虹,有爱的光合作用。在这里,我们用人文的笔墨写大写的“人”字,描画我们自由挥洒的笑容,写下我们心灵深处的爱与感动。老师们,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继续手挽手,肩并肩,在美好的文学艺术的赛场上一起往前冲!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