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商初兴而太甲放 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北),让他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活埋”桐宫三年,每天悔过自责。三年后,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商丘谷熟镇),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公元1690年,号称中国南方的孔夫子,湖广省石头郡石头县金兰乡(今楚南省岳南市谷阳县天柱镇)的万扶之,又名万泉山,在其风行海内的史论名著《王朝通鉴》一书开篇写道: 商始兴而太甲放,周始兴而成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汉有天下而惠帝弗嗣,唐则建成死于刃,宋则德昭不令其终,迄乎建文之变而憯尤烈。天下初定,人心未靖,则天命以之不康,汤、武且不能弭,后代勿论矣。然而胡亥杀兄,旋以死亡;太甲、成王,终安其位;则伊尹、周公之与赵高,相去不但若霄壤也。 公元2002年,谷阳县万泉山逝世310周年暨国际泉山文化节,一位来自谷阳县邻县国藩县的老学者龙培德驱车参会,却先行驶入毗邻国藩县的灵石山中,在茫茫竹海中迷失方向,寻铃声来到一所偏僻得几乎无人知晓的山区学校——灵石中学,请求该校派向导为其导游灵石山,并指给一条出山通向县城东渡镇的路。该校派出闻名灵石乡四十八村寨的才子、语文教师汤彦。原来,这位老态龙钟的学者是个泉山迷,一边读泉山书,一边行泉山走过的路,江南各省泉山留过足迹的地方,他几乎走遍了。最近,听说船山有去过世外桃源灵石山寨,于是决定先睹为快。 最好的缘不尽是修来的,更是撞来的,此次活动主宾尽欢,晚饭是在灵石寨靠背的黄门寨汤彦家里吃的。分别时,汤彦心直口快,说要拜访龙老为师,从事泉山学研究。老态龙钟的龙老先生喜不自胜,朗声道好。接着从随身提包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复印本:《王朝通鉴札记》,双手递给对汤彦后说,本想把这个交到你们县里这次文化节的会务组,现在我交给你,略表谢忱。万泉山临终前有一句话:他的书是写给两百年后的人看的。我相信你,青年人!说完,没等汤彦道谢,他钻进车中,车子驶入黑幕里。 灯下,汤彦打开札记本,在《王朝通鉴卷一·秦始皇》的标题下,龙老的笔迹苍劲如虬龙: 万扶子认为,第二代接班容易出事,主要是“天下初定。人心未靖”,而解决的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办,要有内圣之道淘洗出的集体领导团队,团队中要有一位大公至正、忠诚精干如伊尹、周公的相国重臣,最重要的是这位重臣与其辅佐的君王都需要有“活埋”精神,甘心做天道人(仁)心的俘虏而不是兽性人欲的主人。此观点可谓一语中的之王道政治精髓。什么德治、法治,在万扶之这儿都是瞎扯。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