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小说故事 >

生命文化小说连载:活埋(八)

时间:2016-09-29 16:56来源:船山网 作者:汤彦 点击:
第八章 双径从看偃盖松
     第八章  双径从看偃盖松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刘冰拨通了520。
    刘冰对着手机一口气演说了对万扶之的敬慕之情,在近一个小时后曲中奏雅,到底是什么力量发动并支撑着万扶之的生命激情?是爱国爱家还是爱情?汤彦那边哦哦连声,但并不答话。就在放下手机的一分钟内,刘冰收到汤彦发来的一首诗:
       听月楼初遇酬筝钰
          万扶之
    此生相遇太从容,山徙海移梦后逢。
    急难情深矰缴缓,根株心许茑萝封。
    百年初识团圆相,双径从看偃盖松。
    拟煮丹砂回白首,年年吹笛上嵩峰。

    读着这首诗,刘冰激动不已。万扶之在急难之后深感避风港的可贵,但他转念认为生命的港湾不等同于生活的避风港,它深埋在根株心许的土壤中,只是被茑萝一样的丝草密封着,不易被凡夫俗子所发掘,所以,有幸大难不死,他更要去寻找生命的真义。今日他幸而有缘初识筝钰,但愿日后从从容容并肩看松,像劲松一样活出真生命的风采。为此,他打算学道家炼丹,找回失落的青春,以矫健的身姿年年上嵩峰为知音吹笛。如向秀闻邻人吹笛思念其精通声乐的知音嵇康而作《思旧赋》。此时万扶之一定还想到了昔日生死与共的郑氏。此诗的风格也是刘冰最欣赏的。如同冰冻的河,急湍在冰层下深流;如活的火山,熔岩在地壳下滚动。当冰裂或火喷的时刻,固态冰凌蒸发为汽,液态熔岩燃烧为火,就是生命能量由量变而质变的最终爆发。而此前,一切能量都在看似沉默的状态中积蓄,为的只是那最后一瞬的升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灭亡宣告活埋的破产,爆发则宣示活埋的成功。
    只是,万扶之的爆发在他死后两百年,这是否还算成功?刘冰刚想再次拿起手机请教汤彦,汤彦的短信又来了:答案全在团圆相、偃盖松里。刘冰马上百度偃盖松,一看,除偃盖松图片引发她生动的性幻想,网络上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偃盖松式”更令她脸红通了好久。而谷阳关于万扶之最大的绯闻与争议,在这一瞬间冰释,一切变得举重若轻,而又执虚若盈,最终无足轻重,若有似无。
    据当地的传闻,刘筝玉最终没有做成万扶之的媳妇,而是儿媳,理由只有一个,辈分不符。刘向贤拗不过女儿,采取折中的办法,把女儿许给了万扶之未成家的小儿子万吾文,而“扒灰”的传闻则就此传开来。无论古代还是今日的刘冰,都明白,依当世中国世俗的眼光,谁能读懂精神恋爱?即使一懂得,又有谁能不节不扣、从从容容地实行?奇人万扶之的奇中之奇,就在这里:他与刘筝玉一相遇,就从容认定超越了海徙山移的无限时空,此时,他已过知天命之年,对世俗的一切,包括肉欲,已然摒弃殆尽,而情感却升华到曹植《野田黄雀行》所写的对黄雀纯正之爱的高度: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来下谢少年。谢过之后呢?双方命运仍然凶吉难卜,难免回到遥相牵挂、默相祈福的状态。曹植笔下的少年与黄雀,尽管用情至正,但不免蒙上了悲剧的色调。也难怪,曹植一直身陷罗网,无能抽身,虽才高八斗,虽结友如云,虽有心中洛神身边美女坐下白马,利剑不在掌,终奈罗者何?
    万扶之《竹梅楼诗草》中也有一首《野田黄雀行》:
    野田黄雀飞且鸣,俯啄飞虫虫暗惊。
    苍天高高欲诉不得诉,晶丸双碾空荧荧。
    我欲持竿驱黄雀,荒径泥深春雨恶。
    投竿黄雀结群飞,乱拂含桃花尽落。
    黄衫挟弹谁年少,踏草彷徨逐晚照。
    钩棘牵衣不得前,黄雀噙花复噙笑。

    黄雀噙花复噙笑。诗中的少年与黄雀多么悠游而洒脱!个人与社会多么合拍,社会与自然多么融合,博爱与私爱多么相得益彰!诗人虽因礼教的钩棘牵衣不能为所欲为,不愿逾矩自毁节操,但毕竟从心所欲。他心中的黄雀是一位泛爱论者心中的黄雀,泛爱论者的爱超越私爱与仁爱而又能包容之。诗中的黄雀是他心中的圣女群象,为了国与家。少年或许可以奋起冲决罗网,以飞娥扑火的姿势自残乃至自毁,但为了这一份人世间最宝贵的乾坤知音情,少年只能决然绝然地选择贞固如顽石,直至终老。
    这一定也是万扶之与刘筝玉的相知相守的位置与海拔。刘冰释然。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