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过去是明天》第十六章第三节
谭 青 峰
阅读提示:经济拮据而又多病的刘勇,每年都要资助学校里的困难学生。许小兵就是其中一个……
听说许小兵今天要来,刘勇一大清早就起来,他先是把煤炉里的藕煤换好,做完了他对叶倩所作的一辈子给你“打早火”承诺的第一件事。
许小兵,就是十多年前叶倩收留的那个学生,从紫丘中学毕业后考上中专,中专毕业后自己又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学的是软件开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不久就成了这里的高级工程师。目前的事业和收入都很不错。这不,这次他要回来过春节,并特地来拜访自己的恩师叶倩和刘勇。
现在的刘勇已经年近半百,由于岁月和艰苦生活以及身体病痛的磨难,脸色发黄,头发也过早地变得花白了。加上他衣着总是显得老旧,所以,人看上去他比六十岁的人还要显得老气。人家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刘勇的性格却有了不少的改变,而最大的改变,就是他年青时那份幽默风趣的成份已经少了许多许多。他只是一天里麻木地忙碌于课堂与课卷里,而另一件事就是不忘记叶倩的叮嘱——吃药。
这一天一清早,他非常高兴。
“倩倩,我那套西服呢?”刘勇的房里还是八十年代的家具,唯一的变化就是电视机已经换上了一台二十一英寸的彩电了。
“不是挂在上海柜里嘛!”还睡在床上的叶倩道。
“火我已经添好了,米已经淘好放在火炉上,我上街去买鱼和肉,你就再睡会吧。”刘勇一边打开衣柜,换上了那套西装,一边招呼叶倩。
“看你这个高兴劲。”
“高兴,我是为你高兴,不是当年你收留了小兵那孩子,他哪会有这样的出息呀,也轮不上我今天的高兴。”要说刘勇高兴,那还真的是高兴不得了,昨天听小兵打电话告诉了要来的消息,连夜就把鸡给宰了。
刘勇骑着车来到了紫丘的商贸中心新溏集贸市场。这里已经不是七八十年代那个老木板店铺石板铺设的街道地面的老式街道了。这两年,随着县城开发步子的加快,这里也开始了小城镇建设,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老街的东南面划出了一块地皮进行土地开发,周边村的人也有在这里临街置地建房打铺面做生意的。原来的乡政府、医院、信用社等公共设施成了高楼大厦。整个新街显得现代新潮。新街的贸易活动还像以前一样主要是在清早那一会,时间就只有个把钟头。
刘勇先是到肉案边称了两斤肉,然后,他到几个卖草鱼的人那里问了问草鱼的价格。
“二块五一斤。”一个买鱼的显然认识刘勇是老师。
“二块卖不?”刘勇还价道。
“老师吔,我这鱼不是铳打来的哟,你这老师!”
“我说你这人怎么啦,对老师有成见是不?刚才那个人买你的鱼你不也和人家讨价还价,当老师的来买你的鱼连价钱也讲不得?”
“世界上,就你们当老师的最小气——”
“什么呀,真的?真的就老师最小气?”刘勇对卖鱼的连连发问。说老师小气的人的确有之,可那已经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事了。那时,一个造反派头头为了发动对老师的批斗运动,在一次会上无聊地讲了一个三个老师分一盒火柴的故事:三个小学老师某次办事后分账,剩余两分钱分不断,只得合议买一盒火柴(那时的火柴是卖两分钱一盒)分根数,三人把剩余的最后一根不好分的火柴索性折断了……想不到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还有人用文化大革命时的眼光来看我们当老师的。刘勇心里有一种怒气要爆发,但他按捺着,只是压低着声音说:“你不小气,全世界属你这种人大方,好了吧!”刘勇提起刚才称过的那条鱼,说:“这条鱼送我吃了,我看你小不小气?”
说着把鱼往挂在自行车后面的篮子里一放,骑上车一溜烟走了。
“你强盗你——”那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刘勇已经走了老远,“你等着,我到学校找你去。”卖鱼的只得继续卖鱼。
这一天,刘勇家的早餐吃得晚一点。
桌子边正围着一桌人,有刘勇叶倩,许小兵,再加上章振欣。另外还有五个学生,他们都是刘勇班里的特困学生,由于家长都外出打工了,星期天都住在学校,吃住在刘勇的家里。
“等明明大学毕业后,想办法让他也去北京工作。”许小兵对叶倩和刘勇说。
“能那样,那该多好呀!”叶倩用憧憬的语气说。
“什么‘能那样,那该多好呀’,依我看,有小兵在那边打基础,加上明明学的也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软件开发专业,北京那边肯定要这方面的人才的。”刘勇说着说着,“孩子他妈,我是不是要喝两口呀?”
“你看你一身的病,现在又多了个高血压,还想喝酒?你就想吧!”叶倩打开放在桌上的桔子汁,给每人的倒上了一杯,说,“刘勇,我知道你高兴,我们喝点饮料吧。”
“到时,我和明明在北京买上新房,把你们二老都接过去住,享受一下京城的生活。”
“好好好,我就说过,明天一定是美好的,明天肯定会更加美好呀!”刘勇举起杯子,和章振欣碰了一下,说:“你说,我这一辈子一直认定这一观念,没错吧!”
“没错没错,哪有你错的?”章振欣调侃地说。
“吔,我老刘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马列主义,知道你是说我思想守旧顽固,或许我是个认死理的人,在农村,孩子们怎样才能走出农村,不就是靠读书吗?要读书,不好好地读,不读出好的考试分数来,不考上好的学校,能行吗?对农村孩子来说,只有考分是最公平的。我就认这个死理。不过呀,我也不是老顽固,我对郑正阳搞的这个中考改革就举双手赞成。”刘勇说得兴奋之处,举起杯子和章振欣碰了一下,像喝下去就是人们说的某某老板某某领导的饭局上的茅台酒似的,他继续说:“你说,全县几十个乡镇,有的偏远,学校设施和师资水平很不平衡,你老那样全县统一考试,一条线招生,那条件差的乡镇肯定竞争不羸呀,那这些乡镇的孩子们就会有好多拒绝在高中的大门之外,不公平呀。好了,郑正阳做了一件大好事,相对说,公平了。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哈哈哈,别用老眼光看我,行不行?”
“说得对,说得对!”章振欣笑着说。
正在大家乐嗬嗬地就着早餐,卖鱼的来了,还有几个年轻人随行。刘勇看得出是来闹场合的。
“你这老师,你以为我的鱼好吃呀!”卖鱼的气势汹汹。
“堂哥,什么事,你怎么闹到这来了?”这时坐在桌旁的许小兵一听声音,转过头看了说话人一眼,立即上前叫了一声。
“小兵,你怎么在这里?”
“叶老师刘老师是我恩师,我是来看他们的。”
“小兵,他是你什么人?”
“我一个屋的,本家人,我叫他堂哥。发生什么事了,老师?”原来这卖鱼的叫许冬冬。
刘勇夹一片碗里的鱼,说:“鱼的味道不错——这鱼就是你这位堂哥的,但我没有数钱,我以为他这人真有那么大方慷慨,这鱼送我们吃了,没想到,他比我还小气,怕我不给钱,带这么多人来抢钱了。”刘勇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
“到底怎么回事?”章振欣过去问许冬冬。
“没什么,就是他买我的鱼,没给钱。”许冬冬突然转了语气,说:“既然是小兵的老师,那就算了。”
“你买鱼怎么不给钱呢?”叶倩说。
“有那么简单吗?”刘勇愤怒地说:“我刘勇何时何地做过这样的事呀?我真想不到,改革开放都二十多年了,还有人对老师有成见。”
“他说什么啦?”章振欣问。
“我和他讨价还价,差他一角钱,他说当老师就是小气,我倒要看看他这人到底有多大方。”刘勇发黄的脸上激动得有些红润了,他把筷子往桌上重重地一搁,说:“没素质,什么年月了。”
“这个问题倒有必要说道一下。”章振欣笑着一边给许冬冬以及他带来的那帮人递烟,一边说:“你说刘勇老师小气,你说我们当老师的小气,这个我也有意见。首先你搞清楚,在这里吃饭的人里是什么样的人?”
“?”许冬冬摇着头抽着烟。
“这里面其中有刘勇老师班里的五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刘勇老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为他们交学费,办生活。而且,刘勇老师三十多年来,资助了八十多个困难学生,你说,有这样小气的老师吗?”章振欣越说越激动。
“……”许冬冬和他带来的那帮年轻人脸上露出了愧疚的颜色。
“堂哥,刘老师就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收留我的那个老师,人家说,吃鱼吃多的人最聪明,我看你怎么给吃蠢了。”许小兵听着听着,原来这个本家堂哥这样对待自己的老师,语气显得十分地气愤。
“是,不准你侮辱我们老师!”那些正在吃饭的孩子也放下了手里的碗筷。
“是是是,我不是吃鱼吃愚蠢的,是养鱼给养蠢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向刘老师作检讨,我作检讨。”许冬冬十分尴尬地边说边从屋里往外退。
“走什么?”刘勇急忙拦住了他。
“不好意思,刘老师,这下,要是这地下有个洞,我想钻进去。这样吧,那鱼钱,我不要了,就算我对这些孩子也慷慨一回。”
“别,我再小气,这鱼钱我不会欠的,欠了我会心里不安的。再个,你不是小兵堂哥吗?我们是亲戚,喝两口酒再走吧!”刘勇转而显得十分客气起来。
“这怎么好意思!这这这……”
“这这这什么呀,坐吧……”章振欣在一旁说道。
“我们家刘勇好久没有幽默了,想不到今天耍了个大幽默!”叶倩急忙往桌上添碗筷。
“其实呀,说老师小气,都是些没素质的屁话;再个,说老师小气的人,见不得是个慷慨大方的人。都是我说话没过脑子。对不起,刘老师。”
屋里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