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会回忆往事.,特别是青年时代的有趣的事.
曾记得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十一月三十日的上午,从座落在晋中平原汾河南岸的一座军营里走出一名军人.名叫杨军,是某部二连的文书.今年21岁,有1.72米的个头,长方脸,皮肤不白,身穿着草绿色冬服军装,在那三点红的帽徽领章辉映下显得特别英俊,威武.....
他身挎着绿色的帆布包,拖着很不相称的老掉牙的没有后衣架的,也就是说除了铃不响到处都响的破自行车,这在当时步兵连里来说是比较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了.小杨出营门整理了一下军容风纪,骑上自行车沿着营房北边的沙子路直向南飞去.干吗这样急啊?
今天是十一月三十日,按规定每月的三十日各连队文书要将本连本月的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等情况向营里报告.小杨已经报告完了,要回赶到三十公里以外在那里助民劳动的连队里吃饭,现在已经十点多了,破自行车速度慢也不赶路.所以急往回赶....
他气壮如牛,那破自行车在他脚下竟管蹦蹦跳跳叮叮当当响够不停,但又不得不快速向前滚动,穿过了小桥,越过那村庄.就连骑到前面一道不到三百米长,高差达到20多米土山坡时.为了验证自己的力量没有推车步行,而是使足力量扑下身子踏着自行车,着蛇行状行进,爬到了坡顶,满身是汗.
本想下车歇歇脚,吹吹汗,他抬头往前方望去不见一个人影,心想一个人骑车无伴累啊!就在这时,他隐隐约约看到很远的前方路上好像有个人,高兴了,追上他,赶路有目标了. 骑自行车就是这样,如果追着目标前行既不感觉到累而且又快.....
小杨有兴致.解开了领扣,望着目标加速行驶,那沙子路不平自行车在上面跳蹦着,颠得人屁股都疼,可是在小杨来说几乎没有感觉到,只是看到那路旁的一颗颗小树被抛到后面去了.划过了一座座公里牌.并留在后面继续作标志.....
小杨有轻微的慢性鼻炎.冷了鼻子不通,这不要紧,要是热了出汗这鼻子可不帮忙,常常出洋相流鼻涕,今天也不例外照出洋相,不会给面子的......
说时慢,那时快,不用20分钟的时间小杨追上他了.从背后望去不是他,而是她.她身穿一套战士的军服(没有领章帽花),在那祟尚军人的年代里能穿上这套衣服是很荣耀的,了不起的,用现在话说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她头上裹着花的三角头巾,要不是还不知道是女的.小杨快速前进,心想看看她是什么样的人,害得我追的好苦,汗流夹背,不由得扭头看了一眼她.就在看的一瞬间,小杨笑了......
是她.她是营房住地阳光大队(现在叫村)支部书记家未婚的儿媳妇,大队供销社的营业员小王.
小王也有20岁了,1.60米多点的个头,长方脸,大眼睛,白净的皮肤,看上去富态很有几分福相,很甜让人喜欢,是该大队百里挑一的好姑娘.当然,作为大队支书的儿媳妇,又在供销社做营业员,令全大队小伙子刮目相看,就连驻扎在这里的军人小伙子看见了也会有非分的想法,但是部队明令禁止士兵在军营附近谈恋爱,这种非分想法只能变成闲说的唾沫星罢了......
小杨既没去打招呼,也没去多想什么?当车子骑超过小王时速度放慢,一是想喘口气,二来想把那爱出洋相的鼻涕擤一下进行清理,便右手扶车把,扭头向左转,左手擤鼻涕,刚转头鼻子嗤一声,左胳膊放下时,小杨看到了小王在笑,笑的那么甜人,她的车子前轮和自己车子的后轮并排,意识到当自己车子超过她时,她也发现并认出自己来了,便不作声一直跟着的.
小王是怎么认识小杨的呢?其实很答案很简单:小杨是连里的文书,平时连里的所有办公用品.干部平时需要买什么都叫他去,为了就近,快去快回只有到阳光供销社买,小王正好负责此类商品的柜台销售,二年多来打交道,都认识也互相了解够一二三.小杨还曾经趣逗过小王,弄得小王算不清帐.
有一次小杨去买白纸.圆珠笔.铅笔.浆糊等东西,见面了互相会意的笑,并招呼着要买什么?小杨把要买东西都一一点出来,小王边拿边笑,看得出来小王见到小杨很高兴,小腿走路比平常快多了,手动作麻利,脸上不时泛红,每拿出一样都问一声"小杨,对不"?小杨都回答是的.充满着阳刚之气年轻的军人小伙子,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小王点好东西后,开始用算盘合计数据,小杨看她算帐不行就想逗她玩,小王合计后开出发票3.73元,小杨拿出10元大钱让她找零,她找出6.27元,小杨不收钱又拿出0.73元,跟她要7元,小王给了5元,小杨又拿出3元要5元,就这样反复转.把小王给转糊涂了.只是在笑没有质怪的意思.小杨不是想转她的钱而是想逗她,多呆点时间,后来小杨不少分文给了小王算清了帐,走时说了声对不起,谢谢!并敬了礼......
小杨意识到刚才小王跟着自己后面,擤鼻涕时肯定嗤到小王的脸上或者身上,这怎么处理啊!怎么去擦?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等以后见面再道歉吧!小杨快速蹬车飞也似的跑了.小王也不示弱穷追不放,到底小王是新车子老是和小杨保持百十米的距离.过了十多分钟后小杨稍微放慢速度,小王快速追上缩短了距离,这时只听小王喊:"你慢点啊......跟我说话......"这是爱的呼唤,情心的呐喊.边喊边用衣袖擦脸上汗水.也许是泪水.....
当骑到前边横公路时,小杨转弯向西而去,在前面"公里牌"前停下向后看,这时小王来到叉道口,下车向西看了下小杨,又向东望了一下,看样子向东还是向西她在犹豫,小杨会意地摆摆手,就在这时她又蹬上自行车向小杨方向追来,小杨没等她,也上车向西骑去,到了前面的前进供销社时小王不走了,下车叫着:"你到哪里去?"这是又一次无望而又深情的呼声......我到东方红公社去,连队在那里助民劳动......回来见!小杨响亮的回答着,直奔西去.....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