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满地霜花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王国维(1877——1927)是一代国学大师,他既有诗人敏感丰富的情思,又有哲学家的深刻睿智的思辨理性。三十多岁前曾致力于介绍和钻研西方哲学和美学,后来自谓“疲于哲学”,又超越哲学的玄思,在文学的世界里寻求人生的慰藉。他著有《人间词话》、《人间词》,其核心理论是“境界说”,他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手稿》第三十五则)。王国维的思想深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所以他用一双忧郁的孤独的眼睛审视世界,因而他的词大多抒写的是对宇宙、对人生、对生命死亡等问题的感慨和思考,抒发的是人生无凭、人生苦短的悲叹。
这首《蝶恋花》便是《人间词》中一首抒写人间离别之苦的词作,就王国维所提出的“境界说”而言,它的确是一首成功之作。
自古以来,离别总是最能牵动文人情思的题材。柳永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江淹也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王国维的这首词,写的何人何事,我们无法知道,但这首词已超越了一时一事的局限,它以其肃杀、悲凄的意境,道出了无数别离者、相思者心中忧伤怅惘的怀人之情。
词的上阕用铺叙手法回忆分别的情形。“满地霜花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这几句由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脱化而来,但马致远所描绘的景物因游子漂泊天涯而透着强烈的沧桑感、孤寂感,而王国维笔下的景物则因离别更显凄清悲凉:满地似雪的霜花,透着逼人的寒气;瘦马的嘶鸣,在猎猎的西风中,在冷冷的月色下,悠长而又凄厉。残月、瘦马、西风,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把离情别绪渲染得格外沉重。
“ 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这两句写远行人离去的情景。《阳关曲》又名《阳关三叠》,是唐代著名琴歌,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诗,把离别之情演绎得格外真挚而伤感,被谱成乐曲后,千百年来被无数人在饯别的宴席上吟唱,借以表达对远行人真诚的关怀和深切的牵挂。离歌一曲肠寸结,更何况,眼前这送别之曲尚未唱完,车声已经辚辚远去了,来时何迟,去时何急啊!李清照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两句中又以“咽”字最见深情,李白《忆秦娥》中写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咽,凄切哀婉;而此句写远行者辚辚远去的 “车声”与送行者慷慨悲凉的“歌声”,都因离别而哽咽,时断时续,若在耳侧,其声之悲,其情之真,其情之深,都由一个“咽”字而出。这两句又以虚实相生为妙,送行人的歌声自因离别而哽咽不成曲,是为实写,但远行者的车声也因离别而呜咽,却是移情于物,“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为虚写。这两句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诗写自己久久伫立,看友人远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沙天际流。”诗人通过视觉来表达自己目送友人离去时的难舍之情,以及看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天际时淡淡的怅惘之意;而这两句则通过听觉来传达送行者对远行人的依依不舍之意,那悲切的歌声,仿佛不绝如缕,在远行者耳边时时回旋;那渐行渐远的车子,仿佛从送行人的心上碾过,轧得人心里生生地疼,那辚辚的车声,在送行者的心头久久萦绕……
词的下阕写久别后的怀人之情。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天涯”已寓天各一方之意。芳草,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也往往与离别相关。“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离情,总像那萋萋的芳草,“更行更远还生”。可是,春去冬来,芳草易色,远行的人为什么还不归来?远行的人如今在何方?守望者无法得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她独倚危栏,伫立远望,望尽天涯路,“闲中数尽行人小”(王国维《蝶恋花》);我们仿佛还可以看到时间在她望穿秋水的双眸中一天天流逝;看到她在不断的祈盼和失望中苦苦地等待,眼睛里写满了思念和牵挂,写满了哀怨和惆怅。这一层寓情于景,蕴藉深婉,不着一个“思”字,而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思念之情和难以排遣的忧伤怅惘之意。
下阕第二层诗人直抒胸臆:“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人生在世,犹如过眼云烟,生命苦短,然而还有那么多的日子,被无穷无尽的离情别愁折磨着,被浓浓的忧伤和怅惘笼罩着!王国维曾经在另一首《蝶恋花》中慨叹:“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无论是奔波于路上的游子,还是倚楼伫望的思妇,都在一天天老去,一个在风尘仆仆的羁旅生涯中斑白了头发,一个在牵肠挂肚的思念中褪尽了朱颜。人生在世,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劳碌,生命在一身的风尘中老去,包含多少无奈,多少感伤!
这首词,上阕忆别时情景,寄依依难舍之意于萧瑟凄寒之景,景寒而情悲;下阕抒写别后情形,寓眷眷思念之情于天涯芳草、陌上车辙,于细微处见深情。上阕中,人语声,马声、车声、歌声,声声如泣如诉;下阕中,萋萋芳草,深深车辙,宛若历历在目。真切的景物,真切的情感,得以鲜明真切的表达,不言情,而情于景中自见,把离别之苦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确实不失为有境界之作。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