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 > 现代名家 >

李敖为何要捐款北大为胡适立铜像?

时间:2015-04-14 15:12来源:本人原创 作者:吴荣 点击:

    十年前的秋季,李敖开始了他在中国大陆的“神州文化之旅”,时隔56载,故地重游,李敖颇是无限感慨。短短的十天行程,李敖游览了北京、上海、香港三地,分别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进行三场演讲,甚是刮起一股影响深刻的思想旋风。其中在北京大学那场精彩演讲,李敖表示要拿出他在凤凰卫视主持《李敖有话说》所得的一年年薪35万人民币(约150万新台币)捐送北大为胡适先生立铜像。胡适的门生比比皆是,李敖却不是胡适的徒弟,为何却如此慷慨捐款北大为胡适立铜像?

    李敖虽不是胡适的学生,他跟胡适却是颇有缘分。一九五七年的三月一日,李敖在台湾的《自由中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六千多字的《从读“胡适文存”说起》,一年后胡适从美国返台,热情邀请李敖到钱思亮家见面,称赞李敖“你简直比我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那时的李敖才二十三岁,能得到德高望重的胡适如此高度的褒奖,可见李敖小荷才露尖尖角,更见他深受胡适的影响。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日深夜,李敖写了一封长信给胡适。信中写道“(民国)四十一年十月一日,我在台中车站递给了一封两千字的长信给你,那时我才十七岁,对你免不了多少有点人身崇拜”,由此知道此前李敖早已亲身接触过他的偶像胡适,也从那时开始李敖陆续写了不少介绍胡适思想的文字,当然也包括前面谈及到的《从读“胡适文存”说起》。信件的末尾李敖提及到胡适对他的帮助,“收到你限时寄来的一千元,开心之至,温源宁、朱长文他们都记述过你慷慨解囊的故事,今天我竟深受其惠”,李敖所言的是自己当年落魄得要把裤子典当出去,幸亏胡适及时帮他度过难关。雪中送炭是胡适经常乐意为之的事情,尤其对处于困境的青年,林语堂当年求学困难也曾得到胡适2000美元的汇款,那些事例都成为佳话广为后人传颂。

    对于接受胡适的这笔救济,李敖称赞胡适“对人的体贴该考第一”,性格要强的李敖原本不打算接受胡适的慷慨解囊,只是胡适用收下李敖所送的书一事“诱惑”李敖收下这钱,而李敖仅当作向胡适借走一笔钱,决定“明年三月十二日还你”。只可惜没等到次年的三月十二日,胡适就在二月二十四日的酒宴中突发心脏病永远沉睡了,李敖的这笔“债”也无法偿还。时隔44年,当李敖早已功成名就时,当李敖渐渐步入垂暮之年时,当李敖才开始红遍大陆广为人知时,他像依旧眷恋祖国那样仍旧铭记胡适当年的恩情。踏上祖国大陆的那刻,进入北京大学的那时,李敖就知道该是时候还胡适的人情了。过去胡适送李敖1000元钱,如今李敖要以1500倍的人情来报答,这恰恰印证了胡适信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论。

    吃水不忘打井人的浅显道理,北大不会不了解,既然李敖都懂得知恩图报了,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北大该拿出应有的胸襟来为胡适立一铜像。我们可以对胡适的政治思想存在异议,但北大别忘了胡适是当年文学革命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贡献是北大得以迅速闻名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抗战后胡适就任北大校长时期,他提出了“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试图培植五到十个成绩最好的大学,使它们成为第一流的学术中心,并且成为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胡适的这一先进理念是如今北大争取建成“国际一流大学”的雏形,受益匪浅的北大怎可忘记老校长胡适当年的精心指导呢?毛泽东(胡适的北大学生)在1957年发自肺腑之言“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并且不忘说“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连毛泽东都认为应该要在21世纪为胡适拨乱反正,对于为胡适立铜像一事北大更无须瞻前顾后。

    李敖慷慨掏钱捐送北大意欲在北大校园建立一座胡适铜像,这不仅出自李敖对胡适当年雪中送炭的报答之情,对胡适及其思想学术有深刻研究和理解的李敖,更凸显他对胡适近似粉丝般狂热痴恋。更重要的是,李敖并不在乎身外之物的钱财,传播胡适的思想与精神才是第一,而李敖正试图以报答胡适恩情为契机来唤醒国人对胡适的正确认识,并努力播下胡适思想精神的种子,期待有一天在大陆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