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 日早晨,在绵阳南山公园里,几个中小学生正边唱着儿歌《南塔赞》边在画板上写生绵阳三江美景。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杨龙儿说:“这歌好听, 这个假期,我跟着陈老师学唱‘小杜鹃’儿歌,到郊外画画写生,好耍!” 学生们口中的“陈老师”叫陈拥书,他不仅出版了省内惟一由小学教师编著的校园歌曲专集,还四处奔走,让自己创作的《小杜鹃》里的歌曲“飞”到更多同学身边。 10年村小教音乐,为农家娃写点喜欢唱的歌 陈拥书今年58岁, 是绵阳高新区火炬实小的退休教师。1977年,陈拥书作为一名正式教师,调至文星村小任教时,他组建了 “文星塔少年合唱团”,时常汇报演唱《嘀哩,嘀哩》、《我们的田野》这些儿歌,赢得好评。 为了让村小学生们更加热爱音乐,陈拥书长期订阅《儿童歌声》、《中小学音乐报》、《四川音乐》。1982年,陈拥书创作出了《我们出生在文星阁下》,经时任安县师范校音乐教师的李西指导、修改,这首歌曲在学生中广受好评。不久,陈拥书在《安县文化》的杂志上发表了《长跑歌》,为了捕捉节奏,让歌曲更具有韵律,陈拥书甚至跟学生一同在学校的操场跑了数十圈。陈拥书鼓励学生作词,采用了同学们写的歌词。让这些农村娃的成长有歌声相伴。 30年教坛耕耘, 为孩子们培育“小杜鹃” 1983年,陈拥书调至安县花荄一小,任音乐教研组长兼少先队总辅导员。该校辖区12所村小,每年都要组织庆“六一”文艺汇演、冬季“教材合唱曲目录音乐通讯赛”,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歌声音乐之美。陈拥书也迎来了自己校园原创歌曲的高峰,他创作出《家乡颂》、《欢庆教师节》、《我是一棵独苗苗》,迎得同学们的喜爱。 1988年,陈拥书调至安县花荄中学教音乐美术,还担任辅导学生考音乐学院的义务。为了让更多热爱音乐的学生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陈拥书创作出《南塔赞》、《爱鸟之歌》、《千佛山杜鹃红似火》等,让学生们面对考官时,有了好印象。其中有些歌曲和音乐论文,在《中小学音乐报》、《中小学音乐教育》等杂志上发表。 陈拥书决心要创作让孩子们喜闻乐见校园歌曲,并萌生了要出版校园歌曲集的想法,2011年夏天,由陈拥书创作的《小杜鹃》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赠书建合唱团, 让“小杜鹃”飞到同学身边 《小杜鹃》出版后,国家一级作曲家、来自上海徐汇大众乐团团长沈传薪认真阅读后,说,《小杜鹃》里的42首作品,连着幼儿、大中小学师生,有独唱、齐唱、表演唱与合唱。作品唱响了让师生情、家乡情、热爱祖国的深情,一定会得到群众的喜欢。 《小杜鹃》部分作品在谱曲时,除了四川民歌风格外,陈拥书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曲调,比如具有越剧风格的《东方明珠闪亮亮》、充满京剧韵味的《嫦娥从长城飞过》、有黄梅戏曲风的《画竹大师赞》,具有四川地域特色的川剧歌曲《小画笔》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音乐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在音乐声中健康成长,从今年4月起,陈拥书相继在江油实验学校、中原爱心实验学校、江油市青莲小学等学校推广试唱《小杜鹃》中的歌曲,帮助建起了合唱团,并举行了赠书仪式。 随后,陈拥书借到上海探亲之机,通过民进绵阳市委和绵阳市音乐家协会的牵线搭桥,走进上海市宝山区杨泰实验小学,教该校学生演唱《歌声和乐声》《让天府之国更美好》等歌曲,获得了学生和老师的赞扬。华东师大杨行附中的民乐队、合唱队,也正在排练《小杜鹃》,准备今年教师节演出。 7月25日,由民进绵阳市委组织的赠送《小杜鹃》给火炬实验小学管乐队的活动在火炬实小举行。赠《小杜鹃》共120本。陈拥书希望同学们好好演奏书上的歌,做足准备,到时前往上海与有关学校交流。绵阳市民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和平代表市政协副主席、民进绵阳市委主委李京平在宣读了贺信。市教科所长龚林息、市音协副主席杨天中分别致电祝贺。 陈拥书告诉记者,今年8月,他将带着《小杜鹃》再次前往上海。他还将以全国各省会城市学校为目标,走进校园组织学生对《小杜鹃》中的歌曲进行排练、演唱,最终让《小杜鹃》 “飞”到更多中小学生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