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文章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不懈追求。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包含了多少梦想?
莘莘学子虽不再头悬梁锥刺股,不在凿壁偷光,有教无类的时代来临之时,追求学识,掌握知识已经成为时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学城就新的希望。读书无用论只是文革期间才能风行一时,毕竟人类奏响了新的华章。
然而今年成都的一个考生玲玲【化名】却很纠结,拿到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却不知道脚下的路在何方?
她大声疾呼:“我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可是火烧眉毛顾眼前。现在她的学费无着落,靠什么读过大学四年好时光。她父亲说了捡破烂都比读大学强,四年花销八万,干点啥都能赚八万的,一来一回就是十六万,出来之后没有工作,即使上班也只能赚一脚踢不倒的小钱儿,得不偿失的买卖不干。
父母亲都是小学文凭,在乡下打拼,辗转来到城市谋生,所有下里巴人的营生都有所涉猎,现在开家杂货铺,虽然没有达到暴富,起码也是衣食无忧,一儿一女同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日子过得让人眼红啊。吃穿用度都有保障,就是读书受到限制,能写自己的名字足矣。
玲玲去年高考发挥不好,只与三本接轨,复读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父亲强烈反对。好在学校不收学费,还每月贴补二百费用,父亲才勉强同意继续读书。今年高考成绩揭榜,孩子成绩优异,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父女大战却拉开了帷幕,女儿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父亲却掰着指头算计全国六百万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其实是六百九十万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赔钱的大学不念!有钱就是爹,老子现在有钱了,就是小市民们也要高看一眼呢,只要不念大学干啥都行,要读书就是说破大天也没门!
面对如此尴尬境地,玲玲尝试过助学贷款,可是不符合条件被拒之门外了,只能打退堂鼓了。
亲戚朋友都坚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固有观念,何况家家户户都是将子女供到高中毕业就完事大吉了,谁肯将钱借给家长反对的人去打水漂呢?求告无门,小小女孩还有别的办法吗?
只有同学能挤出两千元周济,可是这何异于杯水车薪呢?
开学在即,玲玲该如何选择人生之路呢?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回答应该是明确的。可是现实却是十分无奈,名牌大学生卖猪肉惨淡经营,为了一个挑大粪的事业编制争得头破血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英雄难找用武之地,盘龙卧虎高山顶,尸位素餐的人满为患,年龄是个宝,学历不可少,关系最重要,水平做参考。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理论也与实践相去甚远,势必造成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社会现实。
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地球,知识改变命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有知识的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该成为现实,造导弹的不如买鸡蛋的误区才能真正破解!
(责任编辑: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