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竖一 飞天评论员 很多人都知道,2012年2月8日10时54分,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微博称,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但事实是,2012年2月6日,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重庆市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和重庆市纪委书记徐敬业一同到了成都。到达后,黄奇帆与王立军进行了交谈。2月7日晚,王立军走出总领事馆,由北京方面接走。 能有如此大的“动作”,显然是得到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之授意或指令的。 然在2012年3月9日,薄熙来首次谈及“王立军事件”时仅声称,他用人失察,为此“感到痛心”。 重庆官方为何会发布虚假消息呢?薄熙来为何会避谈“休假式治疗”等问题呢?这些问题,让无数国人一直深感困惑,甚至让某些人误以为是高层在玩什么游戏。 常言说得好:“纸里包不住火”。2013年8月22日,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就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进行的公开庭审告诉了我们答案:“2012年1月至2月,薄熙来作为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在有关人员揭发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人及时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立军叛逃前后,违反规定实施了阻碍对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人案重新调查、批准对外发布王立军接受‘休假式治疗’的虚假消息等一系列滥用职权行为,其行为是导致上述案件不能及时依法查处和王立军叛逃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并造成了特别恶劣的社会影响,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 如今,真相大白于天下了。也就是说,薄熙来在王立军“叛逃”等事件中,“伪装”得很好。 其实,薄熙来的“伪装”多如牛毛。 譬如,正像笔者在《当正视薄熙来一案及其警示意义》中所讲,据曾与王克勤、柴静等著名记者一道被评选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现任《时代周报》副总编的赵世龙披露:“2001年2月1日羊城晚报子报新闻周刊曾推出16版《好官薄熙来》,除去辽宁当地媒体的造神,这是外地媒体比较早的巨献。当时我任羊城晚报记者,和新闻周刊主编老蔡也很熟,这组报道雷着我了,以至耿耿于怀,有天揪问蔡为何这么恶心地包装一个有争议的地方官?蔡答这是大连官方给钱的宣传文章……” 但是,正因为有如此的“伪装”,所以中国不少官民都视薄熙来为一个“好官”,甚至有人视薄熙来为中国政治天空的一颗新星。 然而,济南中级人民法院有关薄熙来的公开庭审表明,“2000年,被告人薄熙来担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期间,大连市人民政府负责了上级单位涉密场所改造工程。该工程由薄熙来直接负责,由时任大连市城乡规划土地局局长王正刚(另案处理)承办。2002年3月工程完工后,该单位通知王正刚,拨款人民币500万元给大连市人民政府。王正刚遂向已调任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的薄熙来请示如何处理该款项,薄熙来表示考虑一下再说。一周后,王正刚再次向薄熙来汇报,提出该500万元在大连市没有其他人知道,因此提议将该款留给薄熙来补贴家用。薄熙来当即将此事电话告知薄谷开来,并让王正刚跟薄谷开来商议处理。几天后,王正刚到沈阳市薄熙来家中,与薄谷开来议定将该500万元转至薄谷开来指定的北京市昂道律师事务所主任赵东平处,供薄熙来家庭使用。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上述款项陆续转入赵东平安排的账户或其律师事务所账户,由赵东平代为保管。薄谷开来将该500万元已交赵东平保管一事告知了薄熙来。” 其实,至今尚存活于国际互联网的《好官薄熙来--一位普通市民眼中的薄熙来》一文,早就“暗示”了一些信息:既然是“一位普通市民”,那么署名“明月彩云”又是何意呢?可惜,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又如,2012年3月9日,在集体采访快结束时,薄熙来总结发言。对于他儿子在国外读书还开法拉利的传言,薄熙来连用两个“一派胡言”,这也让他“感到非常气愤”。对于儿子在国外读书的资金问题,他一字一句地说:“全额奖学金!” 但是,薄熙来自己又供称道:“我应向组织交代的是,我的孩子薄瓜瓜从中学时代就到英国读书,我妻子谷开来去‘陪读’。唐肖林就以他母子俩在国外日常生活之需为由,曾先后两次送钱,一次是2002年在我沈阳的家里,送了五万美元,钱交给了开来。一次是2005年在我北京的办公室,送了八万美元,钱拿回了家,放在了家里我和谷开来公用的一个保险柜里。此外,2004年,我刚到商务部工作时,唐肖林曾专程去办公室看望我,并捎去了五万元人民币,说是‘添些文具’。钱我拿回了家,也放在那个共用的保险柜里。这八万美元和五万元人民币,我跟开来打了招呼,未说明来源,让她需要时自取。以后她告我,为瓜瓜曾动用过保险柜里的钱。” 显然,这是典型的前矛后盾。 实事求是地讲,薄熙来在其多年的官海生涯中,还是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以致于如今还有一部分国人持有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曾经宣称薄熙来会东山再起,而在薄熙来“落马”以后还通过多种形式力挺之。 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薄熙来非常善于“伪装”自己。或许,正因为如此,薄熙来才能在其父辈的“护佑”下步步高升。 然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思想上中毒颇深的人,可能还会继续力挺薄熙来,甚至会依然偏执地认为薄熙来一案仅是非法治因素造就的。其实,举世瞩目的薄熙来一案被微博全程直播,充分地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依法治国、坚信“宪法政治开万世太平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也充分地表明有关方面要把该案办成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铁案。 事实上,像薄熙来这样善于“伪装”的官员为数不少。 譬如,据大洋网、中国经济网和中国广播网等多家媒体披露: 2006年11月7日,某报刊发了一则题为《崔小五和他的“凤还巢”工程》的新闻报道。该新闻报道显示:崔小五,济空某场站退伍战士、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崔庄村委会主任。1971年出生,1990年入伍,先后4次受到部队嘉奖,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12月退伍回乡,2005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02年至2005年连续被郑州市金水区评为“依法治区工作先进个人”。这个会技术的兵,当年不眼红城市的打工生活,却要“一根筋”地回乡创业。凭着十几年来为乡亲们办实事的热心和实诚,使得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建设新农村的征途中,崔小五又拿出了自己的施政方案:推进“凤还巢”工程,使村民由外出打工潮变为回乡创业潮。 2013年8月4日,自称非常熟知有关情况的崔保仁等维权代表告诉中国记者调查网,所谓《崔小五和他的“凤还巢”工程》,基本上是胡说八道,是典型的形象包装。当年报纸之所以那样报道,主要是由于崔小五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崔说事”太善于自吹自擂。事实上,当年崔小五制造了一起强奸案,他是被部队“清除”掉的。后经其父多方奔走,最终未能获罪。2005年年底,本为村里电工的崔小五,在时任崔庄村党支部书记康双德的大力支持下,使用贪污款和政治筹款200多万元,以贿选的方式将崔庄村村委会主任一职抓到了自己的手中。 在崔保仁等维权代表看来,杨磊被办事处任命为崔庄社区第一书记,在很大程度上对崔小五也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尽管崔小五也许会像他的前任康双德一样地被绳之以法,但是,起码目前“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因为崔小五身后的保护伞很强大,而且,用钱铺路是他一贯的做法。 几位要求不得透露其姓名的郑州市郑东新区官员对中国记者调查网说,崔小五确实在不少方面违反了党纪国法,其在官商勾结方面绝对是一个高手,老百姓的有关举报或者反映,基本都是属实的。但有关部门最终是否会严惩崔小五,司法机关是否会给老百姓一个公正的判决,现在还不好说。因为里面牵扯到不少的问题官员,崔小五等人构建的社会关系网难以击破。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依据上述报道,崔小五的“伪装”也正在被一层层地剥去。尽管如今未见河南官方就崔小五涉嫌违反党纪国法的问题予以公开回应或查办,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薄熙来的今天,可能就是崔小五的明天。 诚然,身为“村官”的崔小五,与薄熙来这样的“老虎”相比,仅属于“苍蝇”,但无疑也是属于薄熙来们之列的。何况,日前中国某个智库所推出的“‘苍蝇’(即低层官员)的腐败比高层‘老虎’的腐败危害更大”之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认为,国人必须认清薄熙来们的“伪装”。否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又是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不负责。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