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暖、海平面上升、陆地变小,每天,这些环境问题充斥着各大网络、电视新闻,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这些东西都会不自觉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同样,各国各大会议,研究措施,媒体对会议的大肆报道,可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实质内容呢?在哪儿?好像环境问题只是各国领导人之间的问题。 拉闸限电,多么聪明的办法,而工厂追求的是利益,所以人家不懈卖大马力的发电机偷偷生产,这样对环境的危害岂不是更大?只顾眼前的指标,指标背后却是更大的危害。 现如今的堵车,是由于各家各户竞相买车。就是这样一个趋势:买车,不只是为了方便,更多的有一种炫富心理存在,什么事,都怕一个“比”。限号是好,可是只是在市里限号,在那些没有限制的地方,还是一个堵。更有甚者,为了方便,买了第二辆第三辆车,这样限号带来的是什么呢?制堵也需要聪明的办法,不是单纯的强制性的做什么不做什么,出租车多少空车在路上跑,污染环境还增加车流量,在国外,如果想叫车,一个电话,五分钟之内会有车到家门接,相比中国,空车在路上跑只为了能碰到一个客户,这样得到的不只是环境保护。如果把一个城市分片,每个片区建立一个出租车场,客户想叫车,给车场打电话,然后派出租车过去接,这样出租司机也不用把大把的时间耗在路上,不仅减少了危险的几率,还减少了油耗,一举多得。看报纸说,未来几年之内,中国高铁投资几千亿,就为了追求多少公里每小时的这样一个速度,也懂得里面是有科技含量的比较,可是几千亿,就追求这样一个速度,值得么?很多的地方,需要的不多,但是就算是不多,也是拿不出来的。 保护环境,声势造的再大,不能让每个公民切身体会到严重性,那也只是空口白话。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为利益而生的社会,所以任何一种方式、一种标准,适用的久了,总会衍生出很多歪门邪道,对于环境的保护,制度条文再多,限制的再多,大家不能认知,没有更聪明的办法来解决,那样最后不仅是想要做的得不到,反而失去的更多。 堵治是大禹的老子的办法。我们呼唤大禹再世。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