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地两百师生浩浩荡荡穿行风雨桥 作为船山国学志愿者,我有幸被邀请参加船山文化研学基地与元培学校、清华大学湖湘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的“圆梦清华”夏令营·东洲岛游学活动。八月十九日早晨七点半,阳光灿烂,我接过船山文化研学基地理事长、王船山研究室胡国繁主任从国家会议中心带回的研学旅行营旗,乘坐元培学校校车出发,一车少男少女,一路欢歌笑语。 大约八时许,车已到了东州岛风雨桥头停车场。我与井泉兄下车步行上风雨桥,复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在我们前头,原来是市书法协会的肖老师,他说家就住在这里,每天都到东洲岛散散步,锻炼锻炼,非常舒适,于是自告奋勇为我们引路。 ![]() 船山文化研学基地代表团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接受“船山文化万里行”营旗。 我们一行两百多人,在领队邱老师和肖老师带领下,队伍整齐,秩序井然,从风雨桥鱼贯而行。这座风雨桥,木质结构,气势恢宏,上面盖着硫璃瓦,过道为实木板,特别是几百个实木柱子,粗壮笔直,实属罕见。据说是俄罗斯进口来的,建设者们真是费了苦心。 走过风雨桥,从桥头汉白玉台阶拾级而下,登上东洲岛,大队人马沿麻石路面向北而行,去拜谒船山书院。临近书院,只见一棵千年古樟,翠绿苍劲,屹立书院门口,好像一位老侠客,守护船山书院。井泉兄讲:这棵古樟,五个枝桠象人的五个手指,犹如如来佛的手掌,仔细一看,神似。 ![]() 船山书院因祭祀王船山而建立,所以书院以王船山为先师,以船山思想陶冶学生,以“讲明夫之之学”为办学宗旨,不课八股,以实学造士;在教学中,始终致力于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原船山书院为三进四合院,新修缮为五进四合院,墙外标明:“院内有商店”,一些孩子一进去自然被商店“俘获”了。我们进去参观,但见讲堂、教室学堂、办公用房、教习住房,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只是没有学生,甚为可惜。历史上从船山书院走岀来的学人上千、名人上百。王夫之年少时就在东州岛求学,彭玉麟亦在船山书院长住,王闿运,曾熙先后担任船山书院山长,旷代逸才杨度也是从船山书院走出去的,也是毛泽东、夏明震、蒋先云、陶铸、蒋啸云等人的革命活动场所。真是英才辈出,人杰地灵。 ![]() 出了船山书院往北可到罗汉寺,罗汉寺曾与雁峰寺、花药寺、西禅寺,并称衡州佛教禅宗四大寺院,距今已逾四百年历史。井泉兄说本次是参加夏令营,主体是学生,就不去寺庙了。 ![]() 于是我们一行就沿着湘江岸边木质栈道一路向南参观夫子楼。靠在栏杆上,远眺四面微风习习、楼宇林立,江水清澈明亮,微波细浪近在咫尺,真正体验了“人在江边走、人入画中游”的感觉。一路上古树婆娑、亭台错落、微风拂面、碧水潺流,极富诗情画意。老师学生照相留影,人心鼎沸,热情高昂,穿过桃浪亭和儿童乐园,走了近半个小时,到了东洲岛最南端,夫之楼高耸眼前,气宇非凡,该楼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祭祀王夫之的大型仿古建筑,占地总面积498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162平方米,为衡阳市标志性建筑。其中,夫之楼主楼建筑面积1576平方米,主楼总高度26.7米,外用菠萝格装饰,并创新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对建筑梁柱结构进行饰面;主要用于祭祀衡阳先贤王夫之,并对其著作进行展览。 ![]() 从风雨廊桥眺望北去的湘江 登临夫之楼极目远眺,楚天江面阔,湘江一径流。有一桥高入云端,但尚未合龙。为了市民游玩,临江有一金黄沙滩,在衡阳就可以感觉海的气息。真是“银滩十里呈半月,江天一色若蓬莱。”秋色甫临,蒹葭苍苍,白露未晞,促织切切鸣,鸿雁阵阵飞。而眼前,清华15名湘籍学子,支教船山故里,雁回衡阳之浦,好一派秋高气爽、天人合一的绝妙佳景。 时近正午,阳光直射,气温陡升,秋老虎横行,我们已汗流夹背,游兴未减。但胡主任考虑学生即将受不了,一声令下,打道回府,结束今天游程。 【王贤 撰稿 井泉 编辑】 【船山总会网刊采编中心】 【约稿微信:15096036973】 【船山文化 经世致用 知行并进】 【2018.8.19 星期日】 【传播国学 感恩有您】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