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邓湘皋
左宗棠
著作甚勤,四海声名今北斗;
风流顿尽,百年文献老南村。
邓显鹤(1777—1851),字子立,号湘皋,晚号南村老人,湖南新化人。1804年嘉庆甲子科举人,官授宁乡县训导,后主讲邵阳濂溪书院和常德朗江书院。邓显鹤是清代著名学者,湖南史上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大文献家。梁启超称其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邓显鹤究竟有何了不得的成就呢?曾国藩在《邓湘皋先生墓表》中有较详细的概括,今不厌其繁,悉录之:
其(指邓)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食饮,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以为洞庭以南,服岭以北,旁薄清绝,屈原、贾谊伤心之地也,通人志士,仍世相望,而文字放佚,湮郁不宣,君子惧焉。于是搜访滨资郡县名流佳什,辑《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东起漓源,西接黔中,北汇于江,全省之方舆略备,巨制零章,甄采略尽,为《沅湘耆旧集》二百卷。遍求周圣楷《楚宝》一书,匡谬拾遗,为《楚宝增辑考异》四十五卷。绘《乡村经纬图》以诏地事,详述永明播越之臣以旌忠烈,为《宝庆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衡阳王夫之明季遗老,国史《儒林传》列于册首,而邦人罕能举其姓名,乃旁求遗书,得五十余种,为校刻者百八十卷。浏阳欧阳文公玄全集久佚,流俗本编次失伦,为覆审补辑若干卷。大儒周子权守邵州,录其微言,副以传谱之属,为《周子遗书》若干卷。所至厘定祀典,褒崇节烈,为《召伯祠从祀诸人录》一卷、《朱子五忠祠传略考证》一卷、《五忠祠续传》一卷、《明季湖南殉节诸人传略》二卷。呜呼,可谓勤矣!
我们看看这个名单吧,都是邓老先生编纂的书:
《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
《沅湘耆旧集》二百卷
《楚贤增辑考异》四十五卷
《宝庆府志》一百五十七卷
《武冈州志》三十四卷
《船山遗书》一百八十卷
……
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收集资料要么靠口耳相传要么自己跑腿“勤于搜讨”了。尤为难得的是,邓显鹤为湘学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做出了两大杰出贡献。
首先,他慧眼识珠,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船山著作湮没一百余年后最早大规模刊刻《船山遗书》五十二种,一百八十卷。船山著作首次得到较大规模的公开传播,从此传之后世。船山得以与顾黄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邓显鹤出版船山久晦之书,表彰船山学术,功莫大焉!
第二,纂《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沅湘耆旧集》二百卷(不含其子邓综所编《前编》四十卷),搜集、整理并刊刻了一大批湖南地方文献。《资江耆旧集》是一部明代至清道光年间的资江流域人士的诗歌总集,共60卷,附录1卷,存人411人,存诗4400余首。《沅湘耆旧集》是一部辑录湖湘先贤诗作及相关文献的诗歌总集,录诗人1699人,诗15680首。这两部书使大量濒临湮没的诗作留传下来得以为后人所见。邓显鹤还整理刊刻多种地方文献,使后人得以窥见古时风物习俗。
像邓显鹤这样的大学者、大文献家、大出版家,别说湖南,放眼全国,也罕见其匹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