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名胜 >

船山周刊22:东洲岛与船山书院

时间:2018-04-28 11:29来源:船山网 作者:船山文化传习总会 点击:
东洲岛位于衡阳市区东南面的湘江中央,长2公里左右,宽约200余米。与岳阳君山、长沙橘子洲并称湘江流域三大洲。船山书院处于岛的中偏北位置。 清光绪27年(1901),彭玉麟亲自聘请王闿运为船山书院山长。
【国学日报*船山周刊第22期】
【东洲岛与船山书院】
★★★★★

修复后的船山书院,2018年5月1日试开园
东洲岛位于衡阳市区东南面的湘江中央,长2公里左右,宽约200余米。与岳阳君山、长沙橘子洲并称湘江流域三大洲。船山书院处于岛的中偏北位置。在书院与罗汉寺之间,有一块长形石碑,为当年规划开发东洲岛时的题字,有“东洲展翅、衡雁腾飞”。从侧面看去,它如一艘不沉的巨舰,航行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从空中俯瞰,其形如大雁,与衡阳雁城之名隐秘呼应。明代陈安《衡州八景赋》云:“亦有东洲,在彼中流。桃花片片,绵浪悠悠。绿杨彼岸,江雨随舟。”常大淳次子、清代衡阳名士常豫《东洲桃浪》诗云:“二月春波慢慢流,桃花千树簇芳洲。飞红腻作燕支水,酿尽繁华洗尽愁。”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少年时曾在东洲对面的苏洲湾王衙山下耐园苦读,为日后创建博大精深的船山学说打下了基础。“桃花柳絮摆春风,细逐溪流总向东。何处海山春不老,绿波啄尽万堆红。”这是王夫之诗笔下绚丽的东洲桃浪。王夫之更负盛名的咏东洲诗词为潇湘小八景词之三的《摸鱼儿·东洲桃浪》:“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棠桡无数。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湿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诉。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由船山文化传习总会创办的衡阳县实体教育机构船山书院
光绪十一年(1883)春三月,回籍养病的彭玉麟,见位于回雁峰下王衙坪的船山书院,“院地逼近城市,湫隘嚣尘,殊不足以安弦诵”,于是奏请朝廷颁旨,并带头捐出俸禄一万二千两白银,在东洲岛上重建船山书院,使原来的一个县级书院升格为道级书院,“集衡、永、郴、桂府州所属举贡生监肄业其中,则凡延聘师儒、甄别生徒、整饬院规,给发膏奖,皆应归衡州分巡道主持其事”(《改建船山书院片》)。据说书院每年总收入共计折谷5000余石,如此充足的经费是当时中国任何一所学校所不敢奢想的。彭玉麟聘请王闿运为船山书院山长,还亲自为书院撰联:“一瓢草堂遥,愿诸君景仰先贤,对门外岳峻湘清,想见高深气象; 三篱桃浪暖,就此地宏开讲舍,看眼前鸢飞鱼跃,无非活泼天机。”联语立意高远,用典自然,既称颂船山先生治学严谨,造诣高深,又勉励后辈学子珍惜青春年华,勤学苦读。
清光绪27年(1901),因为王闿运嫌该书院后房狭小,书院动用彭玉麟生前所捐银重建楼房5间(于1902年建成),题名“湘绮楼”,作为王闿运的书斋及住房,自此王闿运在此主持书院达20余年。王闿运(1832~1916),晚清著名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因居住船山书院“湘绮楼”,故被后人称为“王湘绮”。湖南湘潭人。湘学界治“船山学说”的著名代表,后来一些学者将他与王船山并称“二王”。

修复前荒芜百年的中国古代最后一座著名书院——船山书院一角

 
【井泉 整理   觉生 编辑】
【衡阳船山总会官网出刊 】
【约稿微信:15096036973】
【船山文化 经世致用  知行并进】
【2018.4.28】
(传播国学  感恩有您)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