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名胜 >

六朝胜境——伊山寺

时间:2014-08-04 11:10来源:本网 作者:夏日凉风 点击:
 

伊山寺位于衡阳县杉桥镇伊山村,为中国百座名寺之一,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晋朝行军司马桓冲,原籍安徽宿县,总督豫江,扬诸州军事。前秦王苻坚兴兵伐晋,桓冲遣兵救援滁州之危,遭苻坚暗袭,全军覆灭。桓冲兵败便带领全家老少逃到衡阳县杉桥镇,隐名避难于风景秀丽的伊山,搭建草房,教子桓伊(字叔伦)读书习武,以图报仇雪耻。桓伊自幼聪敏,善于吹奏竹笛,相传他创作了笛曲《梅花三弄》,该曲就是著名的古琴曲《梅花三弄》的蓝本。公元383年,苻坚调集十万(有资料为80万,待考)大军,分三路南下,兵临淝水,企图一举消灭东晋。桓伊立志打败苻坚,以报父亲全军覆灭之仇。他与谢石、谢玄一道都督军事,共拒秦军,凭借八万铁骑,奋勇迎敌,结果以少胜多,打败苻坚,获得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晋王拜桓伊为右将军,封永修侯(一为“修武侯”,待考)。桓伊年老后,仍然退隐伊山。桓伊死后,东晋朝廷为表彰桓伊的功绩,赐建伊山寺,该地遂称伊山冲。
宋代以后规模不断扩大。宋徽宗赵佶御笔亲书“钦赐伊山景德禅寺”匾额。明成化十九年(1483),寺前兴修“古潭映月”;二十一年(1485)修建千僧塔(当地老百姓反映千僧塔建在寺前左侧鹅嘴山,相传鼎盛时期,僧人达到五千人)。清代曾有一位皇妃在寺修行,康熙皇帝玄烨赐修皇妃楼,封伊山寺为皇庄地,赐称“六朝胜境”。寺门刻有晚清举人、翰林院检讨、清史馆馆长王闿运所题“明月似闻三弄笛,白云长对六朝山”楹联。
现在的伊山寺重修于道光九年(清朝共有四次大修)。民国十三年甲子冬月修寺门,寺门有“天下伊山寺”题字。据当地老百姓回忆,原建筑有三进六横,文革前后,由于年久失修,逐渐倒塌,流传千年的弄笛喽、读书台、翠颖阁不复存在。寺内著名的的“千人锅”、“万人钟”(传说该钟声音可以惊动一万人)皆被毁于“大炼钢铁”时期,现残片无存。伊山村朱支书指着寺庙左侧的坪地告诉我们,那儿原来也是庙堂,1971年还办过整党学习班。
幸存的大雄宝殿,青砖、黄瓦、圆柱、木梁、飞檐,是典型的佛家寺庙建筑风格。2002年乡民集资整修寺庙时基本上保存了原貌。殿内板凳门窗为原物并按原来的方位布置;大殿正门上方高悬仿刻的“钦赐伊山景德禅寺”雕花木制匾额(原宋徽宗御赐匾额当时已经严重破损);殿东西两侧墙上分别题有“鹿鸣”、“凤山”字样(传为清易湘翎题写)。院内耸立一颗高十余丈的金钱松,已有三百多年(未见过古树牌子,待考)的历史。据说清朝康熙皇帝亲赐寺内一位法名为阿磐(朱支书介绍为“阿盘”,查当地已过世诗人尹令辉的“伊山寺柱联”中有“缅怀阿磐中兴”句)的主持三株树苗:一株罗汉松(1973年被砍伐),一株银杏(上个世纪50年代被砍伐),另一株就是现在幸存的金钱松。清程景所题铁篆“六朝胜境”,现仍嵌于寺门门楣上。
伊山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游览并题韵的有唐代张祜、明末清初的王夫子、清代的左修位等。主要景观有云景峰、老鹰岭、龟山、仙鹅嘴、金钱松等。2000年,全国宗教协会评选108处有代表性的寺院,伊山寺名列其中。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2)
92.3%
踩一下
(1)
7.7%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