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红是家中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一场突然袭来的疾病,彻底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8岁时,马爱红正准备踏入校门,突然觉得双腿不听使唤了,总是莫名其妙地摔倒。开始的时候,家人没注意,但没过多久,马爱红就站不起来了。 父亲背着她,走遍了全国各大医院。此时的马爱红脊椎开始急剧变形弯曲,腿部的肌肉开始萎缩。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医生诊断马爱红的胸椎第三、四节变形压迫下肢运动神经导致双腿瘫痪。 患病卧床后,看着身边的同龄人都背着书包走入了课堂,马爱红觉得非常悲伤。“我要上学,哪怕一天也好”这就成了她最大的愿望。 仅仅学了2个月,马爱红刚刚掌握了简单的拼音,就这样离开了心爱的课堂。不甘心的马爱红突然冒出个想法,自己在家自学,在籍不在校。学校也非常支持她,组织了爱心小组,每天都有几名同学到马爱红家,向她传达作业,为她补习。班主任老师一个月也会家访一次,为她辅导功课。就这样,马爱红自学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堂,并每学期都参加考试。奇迹出现了,虽然是自学,马爱红的成绩却始终在班级的全三名。 小学毕业了,马爱红想继续上初中,但却没有初中愿意接收她。怀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马爱红坚定了继续上学的信念。她给当年的辽源市教育局写了一封信,描述了自己的状况,表达了求学的愿望。教育局领导对此相当重视,召集全市初中校长开会。会上,辽源市一中表示愿意接收马爱红。就这样,马爱红上了初中。初中班主任叫袁紫,对马爱红非常照顾。 初中毕业后,马爱红每天都琢磨着要做点什么,为家里减轻负担。她想做生意,但父母反对。趁着父母外出探亲,她向三姐借了2000元钱,雇人将自家临街的房子改建,开起了小卖店。 小卖店经营一年,马爱红不但帮助家里还清了外债,还略有盈余。这当中,可以想象马爱红付出了多大的艰辛。她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平凡的人。 小卖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马爱红已经不愁养活自己了,但她却陷入深思。她说:“我总在想,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每天这样庸庸碌碌地活下去吗。” 此时,马爱红19岁,已经做了三年的生意。一天,一张汇款单触动了她的心灵。汇款单是马爱红初中班主任袁紫老师的稿费单。马爱红看到这张汇款单上,袁老师写了两个字“读书”。她陷入深思中,老师的教诲再次涌上心头。放下汇款单,马爱红又开始了学习。她订阅了10多种杂志、报刊,每天都在认真阅读、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今中外名著读得多了,马爱红就开始拿起笔来自己写一些诗歌、散文,表达感想。她将自己的作品一份份寄出,却始终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突然有一天,马爱红中午听广播,听到辽源电台读了自己写的一篇散文《写在春天的爱情》。马爱红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证明了自己虽然残疾,但却不平庸,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渐渐地,马爱红写出了名气。她的家成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聚点,大家在一起品古论今,交流看法。时至今日,马爱红已经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她本人也被聘为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辽源市诗歌协会副会长等。 对于今后,马爱红准备重点在影视文学上有所突破。在朋友帮助下,马爱红不但掌握了剧本的写作知识,并且已经写出了一部电视剧本《脚步离梦有多远》,已通过央视审查,正等待拍摄。并且,她的散文集《一种命运,N种活法》也即将出版。 马爱红说,“文学是我精神的神圣领地,虽然今生我不能行走在大地上,但我不会停止对梦想的追求,不会放弃信仰的脚步。在病痛、坎坷和苦难面前,是文学使我成为人生的勇者,成为生命的英雄,我愿意一直用手中的笔讴歌人世间的真善美,努力写出优秀的作品,回报社会的搀扶与关爱,回报我深深热爱的世界和给予我太多爱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