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过年吃啥好?
文/张栋山
过年,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民俗,恐怕是永远也改不了的传统。我们的文化积淀在这里,血浓于水的传承也在其中,华夏子孙根深叶茂,存在就是合理的,无论什么力量都无法扭转。
小时候苦啊。每家都有7--8口人,一个大家族甚至拥有几十口老少爷们,四世同堂绝对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物资匮乏,即便是有钱都买不到东西,酒要票,糖是供应的,重体力吃30斤苞米面,其他人只能有27斤半糊口度日。每个工人、干部都从10块零5毛开始起步,到了30块钱就顶天了,其它收入为O,当官的与民一样勒紧裤带苟延残喘着。2分钱一包的烟火都得算计着支出,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呀。妈妈说了,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受了穷。于是一条裤子轮流穿,都能过上一把瘾,顾不上前开门,还是旁开门的男女有别,反正一生只为这一天,穷乐呵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呢。那时家家都有一本洋黄历,每到腊月门都要翻个稀巴烂,盼着过年吃顿饺子,得到几分硬币显摆,自制的灯笼里虚位以待那磕头了蜡烛呢。平时抽着鼻子闻到邻居的菜香饭味,追着赶着吸吮着难得的肉味儿,见面都是吃了吗的问候,以解饥肠辘辘的痛苦。只有到了过年,才能放开肚皮饱餐一顿,小孩们急红了眼,大人们难道就能耐得住诱惑吗?
好像是三年自然灾害到来那年,“老大哥”在别人封锁的节骨眼上逼债,差点把国人逼上绝路。草根树皮都一扫而光的日子真的难熬啊,邻居有位宋大爷在单位当保管,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呢,眼看着年关迫近一家人连年都过不去了,一咬牙把公家的劳动保护拿出去换了几斤白面。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被判刑5年,一下子成了反面教材,孩子们不光日子过不下去了,甚至成了另类,永远抬不起头来了。
穷欢乐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一旦成为罪人,株连九族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便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成为时尚。
那时一无所求,只要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过年吃上一顿饺子当然值得期盼啊,阖家团圆平平安安难道不知的期盼吗?
捉襟见肘的日子,亏得妈妈白天打零工,一天赚个块儿八角的,夜夜就着闲扯蛋昏黄的灯光劳作,每人都对付一件新衣服穿,年夜饭的餐桌上保证每人有几块红烧肉可以解馋。
盼年成了我们的一种热望,年复一年都是这样充满着期待。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小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可是望着满桌子的佳肴,咋就缺少了那种热望呢?
妈妈颤颤巍巍地伸着筷子,78岁的老人不知道是吃海参好,还是水煮大虾香甜可口。
我们平时虽不是天天酒山肉海中沉浮,但是在吃出健康的蛊惑下,对那些大鱼大肉早都腻歪了,不是狂的不吃鸡饲料,而是多了一份担心,靠激素拔苗助长的鸡鸭鱼肉不靠谱,猪快速出栏没个准儿,奶制品更是充满了未知数,吃啥都是如履薄冰如近深渊,岂敢掉以轻心,放开肚皮胡吃海喝呢?
天天过年真好,要是能够放心开怀畅饮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蛇年已经如约而至,两会正在进行中,百姓该有几多期待呢?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