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主流媒体记者,所以对唱好“四季歌”情有独钟。
今天是儿童节,大张旗鼓的都应该摇唇鼓舌献给祖国的花朵,那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呢。
不过,爱情有遗忘的角落,生活中更有为数多多的“老儿”难捱寂寞,去日苦多。
坊间早有老小孩,小小孩之说,岂能剃头挑子一头热?
在蒸笼一般的广州街头,常见车水马龙一隅画出的斑马线旁一手牵着呀呀学语的顽童,一肩背负着大包小裹的耄耋老人,那是赶场子一般奔波于各色学前班、补习班的老奴隶。蹒跚的脚步,迟滞的目光,催人泪下的背影。
“巧遇”一位来自黑龙江农村的老大妈,满脸的皱纹记录下了岁月的沧桑。一亩地两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罢了,她们家是一无所有,“老不死”的该得不该得的都摊上了,除了打针吃药没有别的嗜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认命吧,既当爹又当娘的里里外外一把手,女人豁出命来拼搏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争气考大学,攻读研究生成了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在广州安家落户,如今添丁进口,姑爷大老远地把她接过来帮忙,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子,粗手粗脚的还老出差错。金窝银窝都不如咱自家的狗窝呢。说着说着便想起了家里的病秧子,那眼泪可是围着眼圈转呢。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要过儿童节了,多少老人都在围着小皇帝转呢?
小燕子穿花衣,囊中羞涩能否如意;过节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别看连台湾都出现了塑料添加剂,孩童们照样吵闹着要在超市中流连忘返,要东要西,拿什么让她们满意?孩子即使要吃天上的星星,大人们都能搭起天梯呢。
人生苦短,转眼之间这些下过乡、扛过枪,上班就下岗的人就步入老龄社会了,成了“老小孩”。回首漫漫人生路,倾其所有不过是拉吧大了下一代,再无能力帮人家找工作,买房子,连自己抓药的钱都无从谈起。熬尽最后一滴血为了祖国的未来都应该无怨无悔呀。
记得旅游中有一处胜景,两座大山之间仅容一人通过,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好记忆。人老了,不求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壮怀激烈了,只求能有一点阳光就灿烂,我们的社会难道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吗?
敬老院专收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诏示的不正是老境的凄凉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是古人的浪漫,如今高楼林立,栉次邻比的金窝银窝中老人能占几层比例。
常回家看看是一种奢望,要是啃老一族轻点勒掯都是一种解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老人哪怕再好一点点,这社会都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