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芦:糖画
时间:2017-08-01 18:59来源:船山网原创 作者:荻芦 点击:
次
每天天刚亮,老宋就开始熬制糖画了。先是往锅内倒入白糖和漫过糖面的开水,用大火熬制糖
每天天刚亮,老宋就开始熬制糖画了。先是往锅内倒入白糖和漫过糖面的开水,用大火熬制糖稀。约莫半个小时,锅里的大白泡沫变成泡沫星子,老宋便用勺子把浮在上面的泡沫撩出去,还时不时搅拌一下,避免糖稀粘锅糊了。当糖渐渐浓稠直至红色,他就挑出几缕糖丝放置大理石上瞧瞧凝固的形态;直至泛着和田玉的光泽,才微微一笑。
一个装满糖浆的小铁桶、一把小银勺、一筐小竹签就撑起了老宋在这个小镇几十年的生活。
老宋常年身着洗旧的中山装,脚踩北京老布鞋,戴着灯芯绒鸭舌帽。他做生意就静静地等着,从不吆喝,挂着一脸淡笑。一天下来,偶尔有几个嬉闹的小孩或情侣在小摊前要糖画。老宋熟稔的把白色大理石擦擦,勾起小勺子,手腕灵活的转了几下;等几秒用小勺子铲动一部分,再抽一根竹签蘸少许糖稀固定在糖画上;各种形象跃然石上,动作如行云流水,让人不禁瞠目。一个大糖画三元,两个大糖画五元,多年都是一个价格。
傍晚,老宋收摊了就和临店面的老人下下棋,要不然就在家旁的青石洗衣台上练字。他的字可不是小家子的火候,听说他的书法在市里还拍卖过高价。过年时常常有人来求幅对联,老宋也是来者不拒,脸上笑着缓缓的帮他们在长红纸上写下祝福语。
小镇迎来了新一轮改造,上面下来通知要进行街道规划。街道两旁的小摊位影响了小镇的整体风貌,一律撤除,老宋的糖画摊亦不能避免。老宋一反平常的温和,极力不愿听从意见。上面派人来他家做思想工作,告之:我们可以给你适当的补偿。听到这番话,他温和的脸立马怒成猪肝色,大声道:“谁稀罕你们几个破钱!”拿起门边扫帚把人赶得落荒而逃。邻居见到这情形劝他:糖画都过时的东西了,现在不是那个时代了,谁家的小孩子不是爱冰淇淋和巧克力,我家的孙子昨天还嚷嚷着要去肯德基。糖画,小孩子也是尝尝鲜,赚不了钱,还不如练练书法。他听也不听,扭头就往屋里走。
那些天老宋还是照常摆着小摊,买糖画的人似乎更少了。老宋静静地坐在摊前看着路上的行人,一直看到夕阳染红了大地,只剩下空荡荡的道路和孤零零的糖画摊。上面的人传达最后的意思如果老宋再不听从,就强行拖走小摊。
一天晚饭过后,老宋的女儿打来电话询问他的状况怎样,他笑着说:我还好啊,每天都挺悠闲的。老宋说:“什么时候带儿子回来看看,我这里还留着好多糖画呢!”女儿听到这就向老宋诉苦,自己的儿子整日纠缠要吃糖,都长了一口虫牙了。女儿说:“你那种糖画自个卖算了,他只是好耍。”老宋顿了顿,笑了,想起以前有两三次孙子回来要糖画,看着它们模样精巧喜欢得不得了,嚷嚷要各种人物的糖画,待老宋做好后却舔一口就扔了。
老宋不由忆起自己儿童时代,最期待过年时从母亲那儿讨几毛钱去卖糖画的人那里要一个孙悟空的糖画。当时都舍不得吃,觉得这就是最好吃的东西,那会他便暗暗地下决心以后要学会这种打动人味蕾的糖,让更多人尝到。当时在糖画师傅拜师学艺的可不少。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喜爱糖画的心深得师父的信赖。师傅说糖画绘制尤其重要,手劲要大,不能迟疑。刚开始老宋总是画毁,师傅说糖画不能一气呵成、样貌出点差错,大家就不会愿意去买你的,也会失去糖画的“画”字意义。于是老宋就每天空闲时练习书法来锻炼自己,十年如一日,熟能生巧。
他刚开始卖糖画时,总有一群小孩子跟着。有时没钱却眼馋的孩子,老宋就趁没人时给他们,那些小孩总会得到糖画甜甜的说声谢谢。这时他便觉得自己的桶和勺可以给孩子带去快乐,自己也是乐在其中。几十年过去,买糖画的少了,卖糖画的更少了,更没有人来拜师学艺。
小镇长街上再也没有小摊,也自然没有小贩的吆喝声了。老宋依旧坐在一条长椅上,静静的坐着,看着路上的行人。傍晚七点,街道都灯火通明,电灯照的大地锃亮。只有一家的玻璃上透着暖黄色,老宋还是有在晚上点煤油灯的习惯。老宋呆呆的望着那摇曳跳动的灯火,脑海里浮现出一些人一些事想不起来又无法忘记,反反复复模模糊糊,似乎只是灯火透过窗户的玻璃在闪烁。
(责任编辑:相天)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