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百姓呼声 >

现代拔灰之绝唱?

时间:2014-07-28 11:46来源:本人 作者:张栋山 点击:


   合肥市肥西县最近出了一档子新鲜事,老公公见儿媳妇心情不好,头几天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古代有千金博得美人一笑的传说,现代有英雄救美的壮举,俺老汉连黄瓜都拿不起来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儿子常年在外打工,难得遍施甘霖。可怜见聋哑的儿媳闲心难忍,已是黄昏独自愁啊。孙子少不更事,只有老公公能够解忧了。于是头两天就大量吞噬了路边摊上买来的壮阳药,喵准时机时刻准备着。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这一日被药物折腾的欲火中烧的59岁老汉郭某终于发现同居一个屋檐下的儿媳妇与孙子房间虚应故事着,真乃天意也。于是便悄悄地摸进去,粗糙的大手抚摸起了那一碰就会冒奶的细皮嫩肉,一股暖流在心头,准备入港,拔灰的老公公情欲一发不可收。

   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放抗。残疾儿媳奋起反抗,甚至惊动了睡意正酣的孙子。面对这种尴尬局面,郭某吃的那些壮阳药都随着大汗溜之乎也,只好罢手灰溜溜跑回自己的房间数着星星盼日头了。

   强拧的瓜不甜,儿媳妇越想越来气,一怒之下领着儿子去了公安局告发这不知羞臊的老公公,家丑必须外扬,不然的话这样老没正经的人指不定哪天兽性大发岂不是要乱套的。于是郭某便被传唤,对自己要安慰儿媳如何大剂量吃春药,提前两天酝酿情绪,半夜三更神不知鬼不觉钻进儿媳被窝里演绎之闹剧都竹筒倒豆子承认到底,一点也没有掩饰的胡言乱语。

   老拔灰的闹剧落下帷幕,可是有些现实问题值得探讨,应该予以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郭某年近60了,不知道何年丧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只是形单影只的夜班更深难免寂寞。乡下有各种公开或隐秘的“公共厕所”,当人民币万万少不得,本来日子过的就紧巴,哪有闲钱去寻乐。再说了,打野鸡被人称为老没正经的,名誉损失可了不得。于是这些“半大”老头只能自得其乐,在打情骂俏中消磨着岁月。

   留守残疾儿媳一天也有三不顺,愁啊愁白了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扶老携幼艰难度日何时才是一个头?老公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聚少分多的夫妻生活该有多少性饥渴?

   现实生活中多少孤独,多少寂寞,又有多少故事在演绎着。老掏灰的故事流传多少呢?

 据百度说“扒灰”一词源于民间,专指公公和儿媳偷情。 关于“扒灰”的出处民间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扒灰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脏了媳妇。所以老公公偷儿媳妇的隐喻的说法叫扒灰。  
  二: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隐语。  
  三:王安石的儿子是个傻子死得早,儿媳妇很漂亮,王安石的老婆也死了,于是王安石就在家里的香炉里埋了一首情诗,儿媳在上香时发现了,也和诗一首也埋在香炉里。于是两人走在了一起。 
  清人有一个《吴下谚联》,是另一种说法,好像就是这个谣言的源头:王安石儿子死后,他给儿媳在后院另盖了一个房子居住,可能是担心儿媳红杏出墙,经常去监视,儿媳误会了,在墙上题诗说: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见到后,用指甲把这句诗给扣掉了。因为是石灰墙,所以说是扒灰。  
  四:苏东坡晚年丧妻,与儿子儿媳妇住一起。儿子有点呆。一日久没进书房的苏东坡来到书房,桌上布满灰尘,闲来无事的东坡用手指头在布满灰尘的桌上写了行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这时儿媳妇进来看了公公写的,在下面续写了一句。“公公若想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刚写完儿子进来了,苏东坡忙用衣袖拂去桌上的字,儿子赶紧发问:“父亲在干什么?”苏东坡忙答:“扒灰”。从此“扒灰”不胫而走。  
  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具体表现,担心儿媳便宜别人先下手为强,近水楼台先得月捷足先登的老公公占尽先机,古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般生活难得,而当今处在大变革时代,年轻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家有娇妻无暇顾及,为郭某这样欲火中烧的隔代恋者提供了机遇,于是这掏灰之事便应运而生,雨后春笋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