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和往常一样,我又来到了石碧村——这个名字常常能在我内心唤起久违的美丽与执着。
(责任编辑:百合)界牌因靠近南岳后山,所以冬天特别冷,尤其是对留守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来说,过冬艰难。所幸年关将至,他们千呼万盼的子女将陆续赶回家中,带给这些老人们一丝丝心灵的温暖。 ![]() 寒冬慰问 来到赖老屋组汪月生老人家时,今年65岁的她告诉我,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面打工,一个在衡阳县石市乡上班,家里生活宽裕,子女们会经常打电话回来, 也会经常回来看她们,大孙女在县三中读高三,成绩还不错,小孙子汪梓晨现在也读四年级了,早两年的时候,他们还给家里安置了空调,只是很少用,家里也没有什么困难,而且自家门口对面工业园区的扩建,那些园区工人们常年租住在他家,每个月还可以赚到1000元的租金费用,而且租住在他家的民工们对他也很好。。。老人还说“你小伙子很不错,大学毕业愿意下到农村来,而且又不是我们衡阳本地人,居然能够把衡阳话说的这么好”。老人的话驱除了我身上的寒冷,让我心中倍感温暖。 听取民意 “小伙子你看,你看这房屋,你看这厨房,你看这房间,你看到还有那个地方比这贫困的吗?”在朱家祠堂的一位老人心中不满的跟我说到。座在旁边一起的老人心中也不满的跟我提起他们贫苦的生活,在他们的话中,我些许能感觉的到他们对政府有些不满。面对这一情况,我很他们很真诚坦实的做了解释,“对于大家现在所面临的情况,我们也正在想办法解决,我们也非常希望大家个个生活宽裕,身体健康,但是就现在来看,这不是我们某一个人,某一个单位所能解决的问题,也更不是只有我们朱家祠堂小组贫困,我去过一些村,他们比我们更穷、更落后、条件更艰苦、生活更困难,而且我们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交通方面,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通讯方便,左右邻舍集居在一起,民风淳朴,没事的时候大家可以聊聊天,家家相溶,而且现在有了医保、社保、小孩上学不用学费、生病住院了政府给我们补贴,比起我们过去,比起那些身处偏远的高寒落后山村的老人们,我们是幸福的,在走向美好生活的路上,需要我们共度难关”……老人们欣然的接受了我的说法,走之前我们一起合了张影,看到照片里面老人和中年妇女孩子们真实的笑容,此刻心情异为感动。 促膝长谈 走进国庆炼油厂时,已是下午三点多,见到正在务工的中老年人赖告开时我开口便问道,“老人家您好,您还记得我吗?以前我来过的。”老人看着我,显然有些记不太清,我慢慢的跟他道诉了我上次来这里时候的场景,才慢慢的勾勒起老人的回忆!他有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老伴,一个不到五岁聪明懂事的孙子,孙子很听话,在船山实验小学读学前班,而且普通话也说的很好,老人告诉我。我见到他孙子时,他正在帮他爷爷在推车。老人还告诉我,他四十多岁就在这炼油厂,如今已十多年了,近些年油茶产量的提高,每年都会有五个乡镇的茶籽送到他哪里炼油,他告诉我,一百斤茶籽可以炼油26斤左右,每斤茶油市场价40元,每年送到他哪里炼油的茶籽有好几十吨,产油量也累计达到近10吨。在我们的谈话中,他老伴告诉,由于今年的旱灾,今年茶油产量和往年比下降了一些,不过今年的油价比去年高,她高兴的对我说到,她还高兴的告诉我前期还有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过他们,目前他们炼油厂的名字在网上面还可以搜索的到。之后我又和老人们聊了很多,我问他生活上还好,有什么困难没?就这样,慢慢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党群相容 今年7月在村支部大会上,通过党支部的考验和批准以及村支部同志们的投票表决,我荣幸的由中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共产党员,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给赋予我新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姓丁的小组,路过丁家祠堂小组已经是四点多了,走在路上,突然听到有个人叫我,“小伙子,你今天又下村了”我回到“恩,到村里走走,瞧瞧“,她回到”外面天冷,快来,进屋烤火“,此刻,我被老人家的热情所感动,她家隔壁的丁伯伯正好也在她家烤火,我跟他们聊起了家常,跟他们谈起了一些生活趣事,老人不断的问我“肚子饿不,吃饭了没?你家是哪里的啊,今年多大,好久回家,谈朋友了吗?聊了一会老人站了起来对我说道,“天还早,你先别急着走,我去给你下碗面”,我说到“您太可客气了,这样太麻烦您了”,老人多次抢着说道,“没关系,不管你好久来我这里,保证你都有饭吃”,我不好太过于谢绝老人的心意。片刻过后,老人端着热腾腾的一大碗细面递在我手上,我再一次被老人的真诚和热情所感动。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吃过一碗面里面有这么多鸡蛋,吃着老人亲手给我煮的面条,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走之前,我再次向67岁的黎诗菊老奶奶表示感谢,说到,“下次,我一定还会来看您”。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在基层工作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也是锻炼我们青年人成长成才的摇篮,是我们对了解农村、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当所有80、90后都追求城市的发展同时,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这一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肩负起社会赋予我们青年的责任,扎根基层、立足三农、服务群众,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添加新鲜血液。 我的青春,因有一群可爱朴实的农民朋友而无怨无悔! 2014年1月13日 大学生村官丁顶于衡阳县界牌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