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广西藤县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是藤县古龙镇陈平小学的一个教学点,有30多名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隔着一座中型水库——大壬水库。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这30多名孩子都得自己撑着竹筏,渡过约500米的水面去上学。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诗句,描述的是渔民的危境与艰辛。但在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这里的小学生上学,也得“出没风波里”。对于这样的危境,学校多次向上级部门与教育局反映过,当地教育局也为孩子们配备了救生衣,要求一旦遇上大风大雨天气,就通知孩子不用来上课。但这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如能配备校车或比较大的船,再雇请一名司机或船夫,那该多好。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设身处地的为这里的孩子想一想,什么修身齐国治天下实在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成为高富帅、白富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奢望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海市蜃楼,贫瘠的心灵不可能开出如此灿烂的渴望之花的。他们只需要平平安安上学堂,不被横亘在眼前的这条喜怒无常的大壬水库吞噬青春的梦想。
存在就是合理的。水库横空出世隔断巫山云雨,这边是30多个期待着的孩子我要读书,我要上学,隔岸才是乡村学堂。雨雪风霜横渡极目楚天舒啊,四季转换人生无常,大的10多岁,小的刚刚4岁,一起划起竹筏向着对岸进发,共同呐喊着向远方。行文至此,突然想起李某某的案件,吃饱了撑的星二代咋就那么猖狂,纸醉金迷之后驶离人生的正确轨道,挑战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实在是大逆不道。
耳畔响起一首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党的教导记心头,党的教导记心头。小小竹排江中游,滔滔江水向东流,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继跟党走,前赴后继跟党走,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万里江山披锦绣,披锦绣。
永远祝福你中国,歌之舞之,哪怕是刚刚结束法庭的咆哮之后,也能粉墨登场,戴上一副假面具笑声朗朗。这就是一个做母亲的疯狂举动,然而你的孩子善良、本分时时处处讨喜欢,只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是社会污染,媒体抹黑,更是法官天平倾斜,才有了今天的纠结。其实只是你一家之言,爱屋及乌的护犊子罢了。退一万步讲,人家的娃娃也同样是天生父母养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不是你一家的专利,只不过爱也需要条件的,人生什么都可以选择唯有出生的家庭无法改变,生于大山深处,长在水库岸畔的贫穷家庭中的孩子们不光要为一日三餐发愁,还得为如何跨越这条水库天天拿命赌博!
人和人咋就不一样呢?有人饮酒在高楼,有人冻饿在街头似乎已经远离我们了。可是现实中李某某们花天酒地乐无忧,即使犯罪了还有父母的奔走呼号,调动关系网从轻发落,也算是两害相遇取其轻吧。可是这30多个求学的莘莘学子们面对的又是几多尴尬?父辈祖辈们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啊,但是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就地取材,砍伐一些竹子制作竹筏,不知道能否抵御大自然的摧残,是否能够保证娃娃们的平安。与天斗其乐无穷,余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争思维在别的地方似乎没有了市场,可是大山深处,水库岸畔的老树枯藤孤鸭,小桥流水人家,如何抵御大自然的灾难,怎样保证下一代不被水库夺去青春年华,还有那些不经意之间窜出来两条腿的人兽危害一方啊。
4岁就参加“渡河”运动,真是人类挑战极限的壮举,虽然没有虎爸虎妈的追捧,没有鹰爸的强势炒作,但是同样气吞山河!集体的力量大于天的上学进行时,30多个孩子划起竹筏何曾不是一首壮丽的诗篇?
家长无奈,当年孟母三迁做得到,现在的为人父母者如何摆脱羁绊搬到学校跟前,那可是难于上青天。
孩子无助,没有桥,没有船,只有这充满危险的竹筏朝夕相伴,苦中也有乐,苦难中自寻甘甜。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读书写文章是块敲门砖,命运也许能够改变。
村民们更多的是担心,可是回天无力,只能是向上反映,求得帮助,哪怕改变一点点也是值得庆幸的。
于是教育部门便有了配备救生衣,严令什么情况下不准下河,可是这些皮毛之举真的管用吗?4岁的孩子即便是穿上两件救生衣也难逃厄运,哪怕是大一点的孩子也不可能临危不惧巧逃难,群死群伤恐怕在所难免。笔者不揣冒昧,能不能配备一条安全性能好的船,专门聘用一个好船公摆渡?学校可以将这些孩子安顿在宿舍中,不再有渡河的艰难险阻多好。当然一切都需要钱,离开孔方兄一事无成。面向社会募集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红会这时出点血也是正当防卫,可否?上级拨款手指丫拉拉一点也未尝不可,救危扶困可是传统美德。
中国梦更是少年梦,4岁的孩子该有多少憧憬?敢问路在何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水库之上有彩虹!
(责任编辑: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