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不是讲话,是顺口溜,凑个热闹……”开工仪式上,石明一开口就引得在场的群众和工人大笑,接着是一阵热闹的掌声。“今天期辰好,大家劲头高……”“顺口溜”刚一出口,在场的群众立即大吼“好”,接着是一阵掌声。 “总之一句话,实事要办实,好事要办好!各位乡亲们,我的话完了!”不到4分钟,石明讲话完毕。 “这县长讲话太实在了,而且都是我们听得懂的,没有官腔。”一位在场的群众说,刚开始听说副县长要讲话,以为至少要讲半个小时,没想到几分钟就完了,还逗得大家不停地笑,气氛很轻松。 “散会后,好多小孩都在学着念‘今天期辰好,大家劲头高’,石县长这话讲得太有才了。”另一位当地群众说,他以前也参加过一些会议,但像石明这样的讲话,他还第一次遇到。“他讲的每一句话我都听懂了。”草民还详细的破解了讲话内容:“石县长的讲话是感谢捐款修桥的老板,并要求修桥要保证质量,保证工期。” “竹山飞瀑跌宕中,泻玉流光太匆匆。盘根错节多少事,登顶一望天际空。”捐资20万修建龙门大桥的曹中华说,正是石明的这首诗让他认识了 县长石明。 “从这首诗(指讲话中的打油诗)里,我感受到了他做人做事的态度。”曹中华说,石明说话幽默,而且不讲究,“走到哪里饿了,随便找家小餐馆就吃了,不讲排场,也从不喝酒。” 曹中华说,捐资修桥,一是因为当地居民确实需要这座桥,二是身为副县长的石明在桥垮后,连续多次到现场调研,让他很感动。新建的两座桥长约10米、宽约4米,将直接方便两岸6000多居民。 丁良权是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党委副书记。说起这个讲话只讲了4分钟顺口溜的副县长,丁良权说:“石副县长平时做事也很麻利,也常用诗歌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兴文县干部说,平时的会议上,也常听到石明的诗歌体,少了那些空话,多了实在的东西。“他开会的时候,我们从不走神。” “前段时间兴文城市综合治理,整治占道经营的行为,那个时候占道户与城管之间矛盾较大,工作不太好开展。”兴文县一位干部说,石明得知这一情况后,在一个占道经营户娶儿媳妇时,亲自前去道贺,从那一次起,这个占道户再没占道了。 一,今天期辰好,大家劲头高。开工把路修,桥通路不遥。几场大暴雨,把桥冲坏了。路也被冲烂,往来太烦恼。排水不通畅,河沙堆得高。路基已悬空,水来无处逃。汛期还没完,洪水还会到。安全隐患大,怎能睡着觉? 二,大河乡政府,责任记得牢。及时写请示,连夜打报告。协调各部门,紧急找领导。目的只一个,希望重修桥。县委沈书记,特别叮嘱道:他也来看过,涨水他心焦。指示各部门,全力支持好,尽快定方案,安全要确保! 三,感谢曹中华,多次来这瞧。行善又积德,出钱又动脑。二十万巨款,全部掏腰包。慷慨加大方,为人气度豪。洪水不等人,越快就越好。出工又出力,矗立风格高。曹总多次说,不图啥回报。我要说的是,好人有好报! 四,修桥与修路,劳苦功也高。路桥修通时,方便汉和苗。一要保质量,开不得玩笑。希望施工方,把责任记牢。二要保工期,争取快修好。下次再下雨,我们才敢笑。三要保秩序,全力服务好。乡上和村里,记住这一条。 事后,有人将石明的这这篇“打油诗”式的讲话,拍照转发到微博上:“最牛县长讲话——大桥开工仪式上不念稿子念他自己写的打油诗,而且修桥的钱也是他用一首诗征服当地一个老板,老板慷慨掏腰包出资20多万元。这个牛县长叫石明,是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委常委、副县长。”石明的讲话火速传开,并赢得了网友们的一片叫好声。 @一把柳叶刀:下次再下雨,我们才敢笑。县长真话。 @我是西蒙周:有意思!赞赞这个副县长! @木木泽虫工:办实事的领导,很给力! @三学散人V:开工现场的老百姓掌声雷动,因为县长说的话他们听得懂! 石明:我红了,兴文也红了 宜宾兴文县副县长石明。意外成为网络红人的石明,仍然显得十分低调。之前担任四川省委政研室政治处副处长的他,5月份到兴文任职。很多人不知道,他曾经给多家报社写过评论,名字也经常见诸报端。 讲起这次一时兴起作的打油诗,他自称“就是像表演快板一样,让老百姓们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24日中午11点,他收到邀请来参加开工仪式。“这个项目我太熟悉了,前因后果都很了解。”而他考虑到来的都是当地百姓,仪式举办的场地就在河滩上,同时当天又是周末,本着活跃气氛的目的,写一首打油诗的想法油然而生。石明说,他用了1个小时,这首分为4段,每段16句,每句5个字的打油诗就完稿了。 当天朗诵这首打油诗的时候,他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他们鼓了好多次掌,把我打断了好几次。”但他同时也坦言,这种形式还是要注重场合。“我也参加过许多次讲话,正式场合当然要正式些,这次是因为人群和场合的特殊性,我才用打油诗的方式。” 面对走红网络,石明淡定地为兴文招揽人气:“反正我红了,兴文也红了,是件好事。我希望大家能多关注兴文县,多来旅游,多来投资,多来修桥,多来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