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广网乌海1月24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零下20度,这是今天(24日)早晨内蒙古乌海市的室外温度。而在乌海的居民家里,有人说7度,有人说3度,更多的人说,自己一直忙着添衣加被,顾不上温度了。乌海人这个供暖季一直没有打消的疑虑,在距离春节不到十天的时候,变成了刺骨的噩梦。
家住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康泰小区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阿姨昨晚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供暖开始,家里的暖气一直不热,温温吞吞拖到了腊月,最近竟然从“不热”变成了“冰冷”。
今年真冷,有人夸张的形容说是千年极寒,虽然与事实有出入,但是历经寒风刺骨之后,想起来身上照样打寒颤呢。
我想有个家,理由千千万万,最重要的恐怕当属有爱更有温暖,那是人生幸福的港湾啊。
内蒙古大草原,施虐的白毛风厉害呀,只要那么一“扫荡”当时就叫你冷透心扉,十天半个月都难缓过劲来,于是游牧民族选择了定居,舍弃了世世代代的毡包帐篷融入城市生活,住进了供热楼,其乐融融,幸福的日子万年长,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啊。蓝天白云,牧场都成了昨日的畅想,安居乐业总比四海为家强啊。
安得广撒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古人之梦想,如今我们民族地区的现实是锦上添花,居者有其屋不新鲜了,早都是供暖设施齐全,室外零下40度,屋里零上20多度,世代只靠多加一点牛粪捂热手掌的日子只能去历史教科书中寻找遗迹去了。
然而列为看管且慢,话说乐极生悲,内蒙古乌海“享受”供暖的18000户居民遭遇的却是送暖不热到冰冷,因为开始时室外温度虽然一下子到了极点,但是室内还有余温,所以不热就是顶天了,现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积累,爬冰卧雪无止境,心里结冰能不浑身发抖手冰凉吗?
说是民生无小事,实际就是个幌子罢了。电厂信誓旦旦的保证如何,掉过屁股就自打嘴巴,都在讲经济效益,凭什么抓我们大头,钱不到位宁可把那汽放了,绝对不能让别人占了便宜。大马拉小车咋了,市场经济是有潜规则的,自己毛驴愿意在屁眼喂料,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供热公司本身就是ZF安置的一个二道贩子,无异于赤手空拳的拦路抢劫犯,电厂的汽就是他们的生财之道,百姓的钱包早被盯得死死的了。一年之中大部分闲的蛋疼,恨不得到处惹事生非,一要临近供热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就老牛破车疙瘩套了,检修,维护,试水儿,那困难天高地厚,都围绕着金钱来做文章,叫唤的孩子有奶吃啊。ZF赶紧想千方设百计安抚那年薪好几十万的“穷人”,电厂赶紧无条件开闸送气,老百姓别管去年挨了多少冻,水龙头换了多少茬,今年涨了多少价,必须立即无条件掏腰包缴费,要不“哼”,别怪我们出手太狠。
严冬难熬,因为人们生活在冰窖中。三九四九棒打不走,那是想到了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悲惨往事,然而躲进冰冷的斗室中,打开所有自家供暖设备刚有2--3度,捂上两层毛衣,罩起棉背心还上下牙打架呢,还让人们活的更有尊严岂不是笑谈吗?
现代社会通讯发达。老百姓找到了供热挂到网上的一个作废电话号,不间断的呼叫,那位“义务接听员”每天24小时听到的都是东西南北中的投诉,要冻死了的求救,时时闻之色变。于是便想到了供热的七部电话能否被打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人家那里可以电脑遥控,一个电话说不定周旋你几个来回呢,直到把用户的手指冻僵了恐怕还要和你聊十元钱的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玩就玩个心跳啊。要是人工服务更好弄,接通就挂,再不就是拿起不说话,逗你玩儿多开心。其实这不是供热员工的发明是上行下效的连锁反应,那些管事的有权的刚刚还信誓旦旦的表态呢,回头你再呼叫结果时就永远无法接通,没了下文是潜规则呀。
小寒大寒又一年,听说这样的供热有减免一点热费的承诺了,让挣扎在冰点的草民似乎感动一小把。可是人们并没有感恩戴德的回应,而是抱怨之声不绝于耳。过去我们住在蒙古毡包里,冷了可以多加牛粪,现在冻个半死,谁来负责?要是没有供热,可以土办法买煤烧炉子,有点污染总比冻的透心凉强,实在不行就小面积上空调,只要不停电就能对付熬过严冬迎来春天,可是你们收了百姓钱,那就是合同,就是约定,国家供热有标准,你们违约了就得按几倍赔偿,把人冻坏了的治疗费用更是责无旁贷,绝对不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3人为众,18000户该分解成多少个众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乌海挺大,要治理的幅员辽阔,难道连这小小的不起眼的18000户的供热都排不上日程,都顾不过来,不把百姓的心冻透了决不罢休吗?
啊,父老乡亲......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