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每句话都值得你认真玩味,那可是见仁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
包子是我民族食谱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宝贝疙瘩,从古至今概莫能外。老百姓就说了,包子好吃不在褶上,特别是3年自然灾害发生时,玉米面稀糊涂都喝不上溜了,要是逮着一顿保管撑得半月拉稀不止呢。
大宋有个武二郎,为哥哥报仇冤沉海底,“贼配军”路经十字坡,那母夜叉用来“款待”的就是包含着阴毛,手脚指甲的美味包子,让这二哥一气之下砸了店,臭名远播天下知了。
包子好吃味难分,反正草民的肠胃历经千年的磨难,再多来点波澜不惊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小河沟还能翻了船咋的?
南京街头正宗扬州包子的招牌林立,好多人对包子情有独钟。然而谁知道做包子买卖的主儿都不做馅早都是市场潜规则,真要吃出毛病,再遵循打酒管提瓶子的要钱恐怕不行了,你得先取证到底是包子皮还是馅的毛病啊,然后才能进行讨说法,命大的拖个十年八年的兴许刚接潮乎土,短命的只能是总留遗憾在人间了。
那么偌大个包子馅市场在哪里呢?
栖霞区,在那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旁,与卫生筷子消毒碗筷厂挤在一隅的就是地下黑作坊,别看没牌没照没手续,生意可是相当火爆,据披露事情败露【只有新闻单位介入才有正经人来管】后,质量技术监督局去了解情况时那被控制的做房主的手机都要打爆了,定做3.3元一斤,100元一桶的包子馅!
连买带捡拾来的垃圾菜胡乱的堆在一起,加速着腐烂的进程;煮的变色的锅里继续着所谓的消毒,其实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作秀罢了;几台淘汰好多年的洗衣机甩干桶在进行着食品安全把关;最后就是那不伦不类的包子馅横空出世,趁天黑夜晚送进包子铺,成了千家万户的美味佳肴!
地沟油登堂入室,别说老百姓的老肠老肚没有鉴赏力了,传闻就是权威部门都绕道走,整不清楚啊。
死猫烂狗应有尽有,搅和的稀烂了,好肉坏肉咱肉眼凡胎有几个能辨明一二的,只要把握好量,别吃死人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怕,再说了法不责众啊,环顾四周都这样干,我怕个鸟?
对了,还有那些知名不知名的鸟类都可以入馅,妙不可言的。只是孙二娘那人肉不大好搯弄,今后好真得下番功夫研究一下既规避法律,又能弘扬古代食文化的遗产,责任重大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把住病从口入关。据介绍,包子馅在零下18度中进行半小时速冻,成为“速冻半成品”那么质监部门可以按照国家“速冻食品检测标准”检测;如果半成品包子在市场销售中存在质量问题,工商部门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处理;消费者吃包子吃坏了肚子,卫生监督部门可以查处餐饮企业,可是由于食品馅料没有国家检测标准,加之不少人认为馅料通过蒸制等工序可以杀灭有害菌,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这就导致监管形同虚设,老百姓只能自己摇旗呐喊来捍卫民生的权利。
然而包子害人不在馅上的推脱,挡住了我们的脚步,不死人作为底线的相关部门踢皮球,九龙治水各使反劲儿,相互拆台事小,要是得了好处整成猫鼠一家亲,百姓还有说理的去处吗?
马上过年了,别光等着媒体曝光才想起通通以头脚痛医脚的当救火队员了,有作用才能求生存图发展,对于人命关天的食品安全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对于民族的未来更不该视若罔闻,毕竟那些潜伏在民众身体里的病菌一旦爆发毁掉的可是我们的未来呀!
包子害人就在馅上。老百姓的舌头已经麻木,肠胃早都习惯了苏丹红三聚氰胺罂粟壳的光顾,心肝肺那所谓的灯笼挂已经不堪重负了,让大家现身说法那是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啊。让黑心商人改邪归正那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追求利益最大化才是他们的“天地良心”,立地成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罢了。许多部门相关,谁都隔靴挠痒,拿着国家俸禄不作为,花着纳税人的血汗钱不撞钟,有他五八没他四十,更可怕的是为虎作伥,老百姓得到的必然是雪上加霜啊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