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尊敬的邹修仲校长: 晚上好!
作为衡阳中学生文联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本土校园刊物《船山》的一名编辑,今天,我非常荣幸应邀来到这里,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船山先生的家门口,来到先生家乡的最高学府——声誉日隆的衡阳县五中。我虽然身为教师,但与各位同学一样,同时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学习者,一名不时感到自己有些掉队的大一辈的书生。而你们是扣着新时代脉博成长的少年书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气方遒。”你们正是“指点江山,抑扬文字”的时候!因此,我首先要感谢贵校的领导,给我一个与同学们交心、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我庆幸自己仍然是一名学习者,人生因学习而富有,人生因学习而成功,人生因学习而美丽!我羡慕你们完完全全拥有学习的黄金时光。而能够从你们身上输入一些新鲜的养份,增添一股新生的力量,更是我的幸运!(鼓掌)
我们《船山》杂志一位诗歌编辑写过一首小诗:一条生命是一支毛笔/吸足了阳光雨露/在大地上写人字/一撇十年/一捺十年/也难如意。写好人生的确很难。今晚我们探究的就是这样的主题:如何运用文学这一工具,写好我们的人生。“读好文学,写好人生”,这个讲题来自我的一位文友一位文学博士新近为我写的一篇文章的启发:《井泉的文学人生》。我的笔名叫井泉。我将分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文学人生”,作为在文学道路上先行一步的人的一点体验,希望对大家把握自己的文学与人生航向有点参考价值。在前两个方面,我将分别阐述我的思想与性格的基础。最后一个方面,我谈的是我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下面谈第一个方面。
(一)醉心文学家园,种下爱与理想(字幕显示)
真诚的友谊首先来自自我介绍。我的本名叫胡国繁,这个名字伴我长大成人,从一定程度上吻合了我的思想的根系。我从小到大,因为相关文学书籍的影响,具备了一个人首先应该具备的思想观念:爱国爱民族的观念。我读过的第一部书是父亲交给我的《大地的儿子》,有关周总理的传记。小学四年级读的。自那,周总理成了我最崇敬的人之一。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有“我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至今还不时激荡在我心中。我教语文,时常建议学生读文学书首先读名人传记,如《毛泽东传》、《拿破伦传》、《邱吉尔传》等等,这些传记对我的思想性格的形成,起到了终生的奠基的作用。爱民族、爱国乃至爱人类,这种博爱思想的确很重要,即使从对个人的发展上看。我今天特地来这里,可不是给同学灌输大道理,而是我觉得必要讲,必需首先讲,我想通过你们告诉你们身边相当多的同龄人。今天的青少年,由于应试教育、社会风气导向等各方面的原因,似乎更容易“忘本”一些,不容易“感恩”一些,甚至应该感动的时候很难被感动。如今的电视节目在这方面做得好些了,有不少真情故事能够令我们泪流满面。我认为对文艺而言,流泪的东西应该比搞笑的东西多一些好,悲剧的价值永远大于喜剧。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时代的新悲剧的场景:古老而坚固的文明建筑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不时出现新的裂纹。300年前,王船山先生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文化、文明的断层时代,野蛮与血腥大张旗鼓践踏文明,国家、民族的秩序陷入混乱与恐慌。然而以船山先生为代表的文人却表现出了难得的镇定与凛然风骨,“地陷东南船覆此,天倾西北山扶之”(字幕显示),这是我们衡阳的一位老诗人对王船山的评价。你们邹校长也是一位老诗人,你们学校最近建成了文昌书院,这与你们校长对文学事业的重视分不开,一个中学校园内能建一座书院,真的很了不起。上面对联出自古代神话中的什么典故?同学们课后去你们的书院查查。“扶”是什么意思?就是拯救的意思。船山先生拯救了什么?他拯救的是泱泱中华数千年的文化文明成果!他本着的又是什么?他本着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爱与大义。因此,他拒绝高官厚禄,清朝当局与吴三桂都没请动他,一边卖生姜教私塾,一边撰成了八百万言的皇皇巨著。因此,只有他能写下“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的传世名句,也只有他能有“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民族气节。从这位文弱书生却也是铁血男儿的中华民族伟大文人身上,我们至少可以明白一种道理:人与文的结合所产生的人文精神,是坚忍不拔的,是无坚可摧的,是无往不胜的。她发出了我们民族的最强音,她建构了我们民族坚实而深厚的文明底蕴,她汇成了一股理想主义的洪流。与船山先生同行的文人还有许多。如与船山并列的爱国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明末被视为文坛异端、七十多岁用剃须刀割腕自杀于狱中的李贽;被清兵俘后投水自尽的诗人陈子龙;陈子龙的弟子,英勇就义的少年文学家,姓夏——同学们知道是谁吗?(某学生:夏明翰)夏明翰可是现代的革命家(笑)(另一学生:夏完淳)对了,夏完淳他十五岁带兵打仗,十七岁就义,他的就义诗慷慨悲壮可谓文坛绝响:“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背诵,鼓掌)清末时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更是船山的后来人。他写过两句诗:“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南岳指的就是船山先生,评价多么高!再下来,靠枪杆子说话的军阀时代还有硬骨头鲁迅,怒迎枪口宁可倒下的闻一多。文革时期——革文化的命的时期,有胡风、张志新、食指、北岛等,下面我还想背诵北岛、食指传遍中国的两首新诗,写得非常好,我们要知道,那时的文化环境只能用凄清乃至凄凉来形容。
第一首,北岛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墓志铭”、“镀金的天空”怎么理解?前者说的是,如果你高尚,你只有进地狱进坟墓;后者在当时可以理解为“假大空”,现在可以理解为“拜金主义”。接着听:“冰川期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鼓掌)/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热烈的鼓掌)
再听食指的《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中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热烈的鼓掌)
这两首诗可以称得上异曲同工,一个不相信,一个相信,但传达的声音是一样的,那便是正义、爱与理想。正是因为这样的声音是属于大众的,所以这两首诗影响了全国。北岛、食指也成了新中国新诗最强有力的开拓者。尽管他们都曾为自己先知者的声音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北岛流亡海外;食指被关进疯人院达三十年,现在终于苏醒了。顺便建议同学们,读文学作品多作比较阅读,对比或者类比,这是提高文学修养与鉴赏能力的一条捷径。
纵观中外文学名著,其作者或者主人公,让我们由衷敬仰以至令我们羞愧的都是一些能够勇担重任乃至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从孔夫子到司马迁,从《水浒传》的李逵到《西游记》的孙悟空;从为拯救人类钉死在十字架的耶酥到为人间盗取天火被缚在悬岩上被老鹰啄食肝脏的普罗米修斯;从迎接风车的堂吉诃德到推着巨石上山,巨石滚下他又推上去周而复始的西绪弗斯等等。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对我人生走向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样的一位理想者,他是我读大学时我们的几家文学社共同拥有的一位指导老师,他的名字叫柳刚永,与我同龄,还在大学时,我叫他老师,他却叫我学弟。当时他是本科生,现在是博士了。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与回忆一定会是那段时光。柳老师除平时为我们义务看稿外,每周末还给我们社员(一百把号人)义务讲座两小时,学校没有安排。即使是他考研前夕,也没有间断,他讲得唾沫横飞,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后来很可能耽误了他考取北大研究生。而现在,他的那支来自各个大学各个系的文学杂牌军都非常了得,最没出息的是我。我至今还背得出柳老师一位高徒当年写的一首诗,中间几乎没有复习过:“微光与黑暗交叉的路口/我在等待一个落魄的君子/这样的黄昏与夜晚/谁会和我紧紧相握/慧星摒弃黑暗/又被黑暗推向长夜里沉溺/就在那回声四起的山谷/听到你独自放歌的声音/偏你又是一朵迷途的云/滑入余霞之后夜已深深……黑暗的路口/我在等待一个落魄的君子/一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我的这位师兄弟,现在某检察院工作,但愿他能够彻底“摒弃黑暗”。柳刚永老师写的两段也是勉励我们的话,至今记录在我的袖珍文摘本的扉页,没钱买书,就抄读,也是柳老师教我们的,建议大家效仿我。第一段:“只有那些在充满庸俗与卑鄙的世界上保持人格的人,以及肩负起责任来解决这些事情的人,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精英——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第二段:“我们以前或多或少憧憬过自己的未来,想象我们理想的乐土与理想的生活,时间流逝,淘走多少少年梦,只有那些经历曲折、坎坷后仍一如既往乐观执着的奋勇前行者,才成为真正的勇士”。理想者+勇士,这也正是柳刚永老师的写照。刚好他的名字是理想浪漫派诗人柳永中间加一个刚字,我常笑他,您比柳永多了一份刚强。
参加工作后,我由一个大学文学社员变成了中学生文学社指导老师,其中,当然有道不尽的艰辛曲折,但我不想说,尤其是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来说。我只想把我从柳刚永老师这位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那盗得的火种转递给大家(鼓掌),我只想说,爱,犹如火种,而火种,是谁也不会拒绝的,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从最终目的上讲,我们办文学社,成立校园文联,就是为了传递爱与理想的火种,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让中华民族的文明薪火重新燃点起民族复兴的希望!(热烈的鼓掌)
以下讲第二方面。
(二)开垦文学土壤,收获自我与坚强(字幕显示)
一个人拥有爱心、理想之后,下一步便是成功。成功取决于什么?是钱财的多少吗?钱只是物质价值的体现,不等于人生价值的全部;是名气的大小吗?名只是外界的肯定,而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我的认定。如果把人生比作列车,爱心与理想是轨道与方向盘,名与利是左右车轮。但正如决定列车运行的关键是它的驱动设备,决定人一生成就的关键是他强健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心灵。阅读与写作就是一种健心活动,开垦文学土壤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收获一个坚强的自我。个性即自我,个性是成功人士最有魅力的部分。个性产生于创新之中,生命本身是苍白的,强大的心脏与不断创新的血液使她红润,文学创作就是创新活力的体现。
我取笔名井泉,是对自己个性修养的一种定位。对此,我在自己的散文处女作《品味泉水》中即进行了专题探究。井中之泉“静止而不凝固,灵动而张扬”。这是我得出的第一个结论。在座的同学中我只认得一个,那便是你们天柱文学社社长凌欣欣同学,她是最早读到这篇文学的读者之一,当时她读初二,在渣江中学,我在石市乡一所偏僻的山区初中教书。读了之后不久,她给我来了信——大概十年之后,我才又一次收到这样的信,当时的确很感奋,现在依然很感动。正是她的那封信感动了台源中学的校长,进而促使我办的文学社走到今天,且步子越迈越大。她这四年来总共给我来了八封信,都还珍藏在我的抽屉里,不会丢掉,永远也不会丢掉——她在第一封信中说“不能说我读懂了,也不能说我完全不懂。”后来,或许因为那些没怎么懂的文字,她竟又跑到,不是寻到我的学校,要求加入我们的文学社,我感到有些吃惊,我们学校只是一个不及她的学校规模五分之一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中学!我想,她现在应该基本懂了。到如今,我又跑到了她所在的你们的学校,为了什么呢?因为我还怕你们中有些同学不太懂。上述第一个结论,我说的是一个人应该不甘于平凡而甘于平庸。平凡只是守本份不张扬,平庸才是没有自我或者说没有个性。一个人只有甘于平凡,他才会拥有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性格。如今有些中学生追星,赶时髦,嫉妒心强,承爱不了挫折等等,都是失去平常心不甘平凡的表现。而这些将成为他前进的绊脚石。人任何时候都得承认自己的渺小,平凡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立身之基。井中之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另一特征是:“永远在原地,永远是新的。”(字幕显示)井水是不是这样?(听众:是!)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一要有咬劲;二要有闯劲,咬劲加闯劲。合起来叫做坚强。在座的男同学们,请注意:男人的名字叫坚强。女同学们,女人的名字叫温柔(听众哗笑)。所谓咬劲,郑板桥的那首《石竹》诗表述得最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背诵,听众鼓掌)不浮躁,甘于平凡,是产生咬劲的前提条件。所谓闯劲,就是要有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要有船山先生“六经责我开生面”、“舍我其谁”的创新勇气。有了博爱的观念,你的人生便有了立足之地;有了咬劲,你的人生便有了一个支点,你就不会坠入空虚,无所寄托;有了闯劲,你的人生便拥有了无限可能的空间。行者无疆,孙悟空之所以最受人欢迎、被人敬佩,就在于他的闯劲:当他飞起时,天也给他让路;当他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最终都与他称兄道弟,最初时都叫他孙猴子、毛猴子瘟猴子……他的最高理想,便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也象征了人类的终极理想。总之,我们要坚信,一个人,只要勇敢地向前闯,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出一条道路;一个人,只要愿意成为射线,那么即使最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暗的一把利剑。(鼓掌)
综上所述,我向同学们全盘托出我二十年来读文学,读出的人生公式,三个字:一个爱字加一个咬字加一个闯字,等于成功的人生。我所指的爱是广义的爱,爱国爱民爱人类的大爱,是责任的别名。我们每个人都诞生于爱之中,爱是我们唯一的人生使命与人生的光彩。人类的全部历史证明,强力可以摧毁任何一块盾牌,然而只有爱具有无与伦比无坚可摧的力量。你的爱有多么宽广,你的事业与人生就会有多么宽广。对同学们而言,家人、亲戚、师长、朋友等的关爱就是我们求学的强大动力。有人可能会问:没有方法,怎么成功?我的回答是,敢闯,勇于尝试,锲而不舍,方法自然会来到。希望我的人生公式有助于同学们从容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下面谈第三个方面。
(三)思索文学天地,体验人生的深广(字幕显示)
文如其人,我还是想结合我的文字来谈体验,也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我在一篇随感中写过:自爱上文学以来,我养成了爱思索的习惯,尤其是对人生本身的思索,我常想,我是多么幸运啊,如果以“只有体验过、思考过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这一标准看。我老记着这句话,我为自身别无长物,但拥有一颗井中宁泉般温热、活跃并渐趋澄静的心,因而体味了境界比较广阔,意义比较深远的人生而欣慰……我永远认为,书是最佳的精神食粮,而文学又是精神食粮中的最佳,读书是福,读文学则是福中之福,是莫大的享受。书店里能有哪一类读者比文学书籍的读者更多?对于能够得其门而入的读者而言,文学能够直线提升他的生活质量与品位。我每读到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除了自己细细品味、珍藏,必定产生与好友分享的冲动。而每每读到好友或自己学生的好文章,更会感到莫大的欣慰。读好文学,绝非作家本身的需要,文学是人学,每一个人都需要。视觉、听觉的艺术远远不能取代无声无像却也包罗千声万像的文字艺术,看电视剧《红楼梦》,我怎么也找不到读原著的感觉,因为人物的内心世界只有文字最能表达,演员再好,也显得做秀。当然,台词非常生动的影视文学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
文学的功能很多,有艺术功能,即有审美娱人的价值;有载体功能,可以为其他各科知识插上一双形象思维的翅膀。但我认为,文学最大的功用在她的思想认知价值,在于帮助我们认识人生,理解社会,读好文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写好人生,即学会做人处世。中国文坛上至今无人出其右的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是不能直接做你谋生的饭碗。连稳坐现代文学第一把交椅的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经验:靠稿费吃饭,恐怕等到稿费来的时候,还不一定有那盛饭的肚子。但是文学可以让你拥有一双洞明世事的慧眼,一种练达人情的能力,从而为你的事业夯实拓宽常人不能有的根基与空间。而以文会友,能够让你结交到一批最优秀的朋友。各位同学,相信你们都知道这句名言:人生的成功85%取决于他的社交能力而不是其他的技能。我的一百多位文友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几乎没有专拿笔杆子的,专职撰稿的只有一位,八十年代界牌子弟学校片石文学社社员,如今他靠一支笔不仅养活了一家四口,还在东莞购置了房地产,每年稿费收入近二十万。如今他对当年的文学指导老师感恩万分,因为他理科不行,要不是靠文学特长,失学后,他很难出人头地。当然,同学们切不可盲目效仿,丢下其他书本一门心思搞文学,即使有这方面天赋的也要先学好百科知识,文学是杂学,文学家其实是杂家,只有采过百花,才能酿出最香甜的蜜。笔杆子只能帮助你写好人生,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直接靠笔杆子发家的只是极少数。
在结束今晚长时间的演讲之前,我还想把前面读过的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食指,写于中国文化气候最惨淡的岁月的四句诗送给大家,大家可以跟我读: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中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字幕显示)
包括食指、北岛他们在内的从文学的阴影中走来的一代文人,确实托起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文学的春天。文革结束不久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文学的黄金时期,那时,只要是稍通文墨的人,连征婚启事上都不忘写上“酷爱文学”四个字。而近十几年来,尽管他文学因经济浪潮的冲击而边缘化了许多,比如有人喊出文学多少钱一斤的怪话。但文学的市场却也随着拓宽了许多:比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校园文学就是从中杀出的几支生力军……而且文学的各个领域也都正在抵制庸俗与肮脏,向严肃与纯真回归。纯文学永远是文学的前驱,是马首龙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严肃文学,就意味着精神的瘫痪;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学,就意味着精神的死亡。
同学们,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中华文明、文化全面复兴的时代,文学艺术的天地正随着素质教育与文化改革的东风在悄悄地升温,你们都是这大好曙光中降生的幸运儿。愿我们从此是朋友,愿我今天所谈的对于人生的理解及我的人生经验对大家有所启发有点帮助,愿今后我们继续一道同行,通过文学艺术这一扇美好的窗口,读好人生,写出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但同样辉煌的人生篇章!
谢谢大家!
(本文系2006年作者在衡阳县五中多媒体教室为该校爱好文学的数百位师生演讲后据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