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人物通讯 >

邱曙光:衡阳抗战老兵彭辉的传奇人生

时间:2016-03-01 18:24来源:衡阳日报·今日蒸阳 作者:邱曙光 点击:
彭辉,作为中国远征军亲历云南腾冲战役的健在国军老兵,目前深居简出于在衡阳县边远穷山沟…… 但,他是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不倒的脊梁!
  

本文主人公彭辉(前排右一)晚年与战友合影

抗战老兵彭辉亲笔书写的诗歌

  在中华民族遭受日寇的野蛮侵略时,他和所有抗战军人一样,为驱逐日寇,勇往直前。他是民族的脊梁,历史不能忘怀,他是蒸湘大地仅存不多的94岁高龄抗战老兵,我们不能遗忘!

  出生溪江沙岭村
  1921年5月1日清晨,大多村民还在熟睡之中,衡阳县溪江乡沙岭村书福组彭家却异常忙碌,彭母即将临盆,老爷子在灶房生火烧水,接生婆、家人在住房为彭母助产。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儿哭声传来,彭老爷子总算松了口气。老婆子终于把孩子生下了。“恭喜彭哥,生了个好俫仉。”接生婆来到灶房告诉彭老爷子。
  看到婴儿生得方头大脸,眼睛圆大,彭老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给孩子起名时,想到乡间唱戏中三国里的战将张飞,英武无比,肝胆忠义,“我俫仉要学张飞!”便给孩子取名彭飞。彭飞后来从军,自感不敢用张飞大名,便将“飞”改为“辉”。
  彭辉父亲勤劳节俭,平时靠在山中砍杂木烧炭,冬季用木制独轮车送到渣江和衡阳州府卖给大户人家赚取生活。在大山之中虽然贫困,但也自得其乐,省下卖炭钱,待到孩子8岁,便将彭辉送到私塾念书。彭辉天生聪颖,《三字经》、《百家姓》等古书诗词,一教便会背诵。学书一年多便能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深得私塾老先生的喜爱。读了四年私塾,因家中困难,彭辉便辍学回家,一边帮助父亲耕作打柴,一边看书写字,不忘学习。大山之中只要听说哪家有书,他便去借阅,文化水平大有长进,当时算是沙岭村有名的文化人了。谁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彭辉的少年就经历了他的第一次生死大劫。8岁那年,家境贫困,土坯房破旧不堪,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房屋倒塌了,他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被压死,乡亲把他从泥坯中拔出来,他虽然受到一次惊吓,但肉体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家里人和周边乡亲都说他是菩萨保佑,大难不死。说他是个有后福的人!
  
  亲历腾冲战役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彭辉从书报和传言中了解到山外的中国正处在血雨腥风之中。他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报名从军。被征编入衡阳抗战补充训练团。因他读过私熟,写得一手好字,1938年保送黄埔军校4分校7总队军官班。1939年毕业后公配到国民党陆军野战部队军法监查部任上尉书记、少校督查。1943年随部队开赴云南文山县,亲身经历了腾冲战役的悲壮。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集团军辖第53军、第54军,共5个师——预备第2师、198师、36师、116师、130师)实施腾冲反攻战,高黎贡山,敌56师团148联队主力146联队一部凭险死守,我军猛烈攻击;经9日血战,日军溃退,我军攻占高黎贡山顶之南、北斋公,又经十余日的激烈战斗,进至腾北马面关、界头、瓦甸、江苴附近。日军深知丧失高黎贡山及桥头、江宜等重要据点在战略上的意义,急调113、114、146、炮56、搜56等5个联队火速增援,猛烈反扑。
  然我远征军将士士气高昂,锐不可当,奋勇冲杀,白刃格斗,经22日血战,终歼敌半数,继而乘胜攻下腾北敌军中心据点桥头、江苴,并沿龙川江南下,一部扫清固东以北至片马的残敌,另一部扫清龙川江两岸残敌,形成迫近腾冲城、合围腾冲城之势。此时,所有由北而南溃逃的日寇与腾冲守城日军合编为一个混成联队,由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死守来凤山及腾冲城。
  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奉命死守至10月底以待援军到来。
  我军决定先攻占来凤山,最后围歼腾城守敌。同年7月26日午时,我军在空军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向来凤山5个堡垒群同时猛攻,官兵奋勇,血战3日,付出重大牺牲攻占来凤山,旋即扫清南城外之敌,对腾冲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最后围住的孤城腾冲城墙全系巨石,高而且厚,城墙上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垒侧防。同年8月2日53军116师346团向东门外帮办衙门和东方医院进攻,连续攻占日军4个堡垒并占领帮办衙门。348团下午4时,由东南城角空军炸开10余米宽的缺口处攻入城内并击退日军反扑,在城内据地防守。8月3日,城内日军一再向东南城角缺口反扑,均被348团打退,同时由工兵爆破将缺口扩大到50米。
  同年8月4日,空军投弹在拐角楼和西南城角各炸开一个缺口,198师、36师分别乘机冲进城内。经12日激战,始将城墙上的堡垒群逐次摧毁。
  8月14日,我军以4个整师兵力从南城墙,突进市区,展开激烈巷战。由于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顽敌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堡,战斗异常惨烈,每前进一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正如20集团军会战概要所言:“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由于牺牲惨重,又将防敌增援的130师投入攻城战役,经42天的“焦土”之战,将守敌全歼,于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城,沦陷了两年零四个月又四天的腾冲,重新回到了腾冲人手中。
  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40余次,共俘获敌军官4员,士兵60余名。毙敌少将指挥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员,士兵6000余名。虏获野山炮7门,步兵炮6门,迫击炮10门,重机枪19挺,轻机枪47挺,步骑枪1000余支,汽车20余辆,有线和无线电机25部并其他军用品若干。我远征军亦伤亡军官1234员,士兵17075名,可见腾冲战役之艰苦与惨烈,可见远征军将士拼死牺牲的爱国精神。彭辉参加了10多次战斗。在攻占来凤山战役中,彭辉被日军的子弹击中大腿,不能行走,被救护队救回送后方医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方能走路。因为这次受伤,他没有随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伤愈后,留在医院任卫护长。目睹战争的残酷,子弹击冲大腿,医治后并无大碍。彭辉感到这是他第二次生死大劫,生死一瞬间,真是上苍保佑!
  
  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彭辉和他的许多战友一样,以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就要到来了。他原以为可能就在云南服役驻防,不要经受战争了。可是他接到了调令,前往江苏徐州陆军司令部,任中校参谋。不久改为剿总,国民党上将刘峙任总司令。彭辉任一处办公室上校主任。看到国共内战爆发,彭辉内心苦闷。一方是号称800万大军,由美式装备的国民党,一方小米加步战的共产党。但战局的发展并不是朝向装备优良的国民党部队,彭辉在一处主要工作职责是起草校对公文,由于这个工作性质特殊,使他对高层一些内幕知道不少,步调不一,上下不一,互相猜疑,克扣军响,腐败无能,前方国民党军节节败退。1948年10月28日,彭辉陪同刘峙司令乘坐美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从徐州到南京接受蒋介石面训。在飞行中遇到气流冲击,十分危险,机组人员命令乘坐人员将行箱全部丢掉,以减少载重。彭辉想把箱子里的贵重物品和银票拿出来,被机组人员气急败坏骂得狗血淋头,是想活命还想财物,来不及开箱,就被机组人员丢下了飞机。好在经过几分钟颠翱,飞机重新平稳。半过小后在南京降落,这是彭辉经历的第三次生死大劫。还来不及返回徐州,传来了解放军已经取了徐州大胜战况。在南京他收到了父亲的家书,60多岁的父母非常想念儿子。而战争十分残酷,彭辉看到高层已经在作战败退走准备,要他也往台湾飞。他也十分思念家乡亲人,因为他的工作岗位是处理文书,因此他能很方便的读到当时的新华日报,了解到共产党的一些政策。他想,回家耕地都比去台湾强,况且他经历了三次生死考验,还能活下来已经就很不错了。他多次向部队请假探亲,最终获得了批准。从南京辗转到广州,已是1949年春天,他听到了南京解放的新闻。从广州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溪江老家,他感到家乡是如此的美好!想起那么多战友已命归九泉,彭辉感到自己又是那么有幸运!

  见证新中国日益繁荣昌盛
  尽管彭辉回到家乡时才将近20岁,20岁是人生青年的开始,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而他却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他心平静了下来,这时新中国成立,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他决心在家乡好好务农,参与建设新中国的新农村。他要将在国民党军队中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尘封在自己的心里。他1950年结婚成家,夫人朱华新,双峰县井字街人,系曾国藩女婿玄孙女,是一个知书达礼的聪慧女人,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彭辉虽然经历土地改革和文革的冲击,受到一些磨难,但他始终对新中国充满信心和期待。直到1999年,他写信给县委统战部,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困难。党组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确认了他的抗战老兵身份,并给予了相应的生活待遇!看到祖国一天天强大,看到自己越来越来受到尊重,晚年的生活受到关心。他打心眼里高兴和感激!回忆从军抗日,他写出了青春激扬的诗句:
  少年从军
  从军抗日保国安,倭寇不灭誓不还。
  埋骨何须返桑梓,人间处处有青山。
  白刃拼搏动天地,浴血鏖战惊人寰。
  穷追猛打驱败寇,狼烟扫尽凯歌还。
  看到祖国日益繁荣昌盛,自己享受天伦之乐,他高兴赋诗:
  老年归隐
  解甲归田一穷翁,耄耋犹自勤耕耘。
  岸帻喜看明月上,坦腹欣赏晚日晴。
  晨观黄莺鸣柳梢,夕看彩霞映深林。
  社会善心齐救助,盛世美景乐天伦。
  看到家乡和祖国一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又赋诗感慨:
  家居偶感
  高嵋山下是我家,群峰叠翠鸟喧哗。
  松涛滚滚翻碧浪,彩蝶翩翩恋丛花。
  石上清泉流不息,月照松林影横斜。
  最是令人难忘处,枫林夜夜噪暮鸦。
  近几年来,关心抗战老兵公益志愿组织,民革衡阳市委,及当地党委政府、县委统战部经常慰问看彭辉夫妇,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中央给他颁发了抗战纪念章并发放了慰问金,令他感激不已,他说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晚年这样幸福!他感激地赋诗歌颂:
  感谢关爱老兵
  人民政府最英明,
  事事处处爱老兵,
  生活疾病蒙照顾,
  嘘寒问暖献殷勤,
  人微力薄身衰竭,
  无力回报九重恩,
  五内千万感激忱,
  结草衔环待来生。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