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船山故里网-073401.cn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人物通讯 >

衡阳晚报整版报道船山总会副会长沈衡生

时间:2015-04-17 09:52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罗春梅 李西 点击:
他是衡阳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创始人,船山文化传习总会副会长,也是衡阳市首家公益图书馆——“大众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他只是一名退休的媒体人,但他更是人们心目中的“沈菩萨”


“爱心书屋”内摆满了各类书籍,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来这书屋内拿走想要书籍。

当地受惠的老龄村民

沈衡生会长为老人们讲传统文化
  
    他是衡阳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创始人,船山文化传习总会副会长,也是衡阳市首家公益图书馆——“大众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他只是一名退休的媒体人,但他更是人们心目中的“沈菩萨”

              沈衡生:用“爱心书屋”撑起一片晴空
               文/记者 罗春梅 图/记者 李西
 
    4月7日早晨,湿润清新的空气中荡漾着春的气息。这一天,位于衡南县车江镇十牛山峰下的一家纯公益性养老院——“天地人和山庄”一改往昔的宁静,变得热闹非凡。沈衡生与各界爱心人士、义工们又一次来了,他们带来了由东莞市东普公益慈善会捐来的棉衣,北京保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学媛捐献的玉米营养方便粥等物品。这一天,恰逢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
    2008年结识这位带领村民自发组建这个纯公益性养老院的普通农村老太太何盛莲后,沈衡生不仅感召全国各地许多爱心人士来到山庄捐款、捐物,为老人们盖起一栋二层楼的住房,更是捐赠书籍和光碟总共不下五万册(套),让老人们闲下来时可以看国学书或诚念佛经,接受心灵的洗涤。
    沈衡生,祖籍是“孔孟之乡”的山东,生活在“惟楚有材”的湖南,崇拜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名言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的。
           开架赠书7年多:书、碟价值上百万
    2008年,沈衡生凭着一己之力,率先在衡阳市成立了溶思想、情感和精神于一炉,汇传承、传播、传递于一体的“大众文化服务中心”。
    走进隐于莲湖路上西湖一村社区内一套100余平米的“大众文化服务中心”,看到房间里的开放式书架上,摆放的是一摞摞、一件件经典国学书籍。《弟子规》、《心态即命运》、《反腐倡廉治本之道》、《拯救下一代》、《母慈子孝》、《中国道路中国梦》、《群书治要》、《国学践行》、《启迪心灵的钥匙》、《道德经》……国学儒学、佛家道教、为人处世、反腐倡廉、孝行道义等等图书在这里应有尽有,有的图书比市新华书店还齐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走进这个“中心”拿上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光碟,而不必考虑它们的数量、价格。
    从开始时的“家庭作坊”到“开架赠书”,从每月购书3—5千元到拥有自己的书库,从几本书到几十本书的互相传阅,到如今每个月送出3000余本书,随着这些传统文化书籍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需要书的人越来越多,沈衡生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房租款、买书款、汇书款每一个环节都跟钱有关。有人给他算过一笔帐,七年时间,沈老师送出去的图书(含光盘)己经超过十多万册(本),如果按每册(本)十元计价的话,总市值早就超过百万元。而他至今还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筒子楼,只有50多平方米,家里没有一件时尚的家具和家电。沈老师刚做善事时是背着妻子的,常常是一大清早就出门,妻子像“门神”一样堵在门口。后来他干脆拉妻子“入伙”,每天早上妻子比他起得还早,为他做好早餐,依然堵在门口:“你要出去可以,但必须吃了早餐再走。”
沈衡生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免费赠书的善举感化和影响了一批人,来自上海、杭州、江西等各地的爱心人士,几年如一日自费买书邮寄给沈老师;一批义工在沈老师身边聚拢,他们无怨无悔地拖书、送书,参加沈老师发起的各种爱心活动。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论坛:直接受益者达百万人次
    沈衡生创办的衡阳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秉承“传承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传递人文情怀,昭示民族精神”的宗旨,多年来,在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医院义务宣扬和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
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5月,“首届萍乡中华传统文化公民道德建设公益论坛”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举行,两天有近3000人参加。沈衡生被萍乡市文化研究院聘请为名誉院长。而沈衡生的义工团队,一座城市接一座城市地被邀请连续举办了十多场中小型论坛,场场爆满,从去年5月出去,至今还未回衡。
    除了讲座、论坛,沈衡生还组织义工老师们举办免费夏令营、家庭伦理道德班等,将传统文化寓教于乐,让孩子、家长在吃、穿、睡等各个方面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修养,改变不良行为。一位家住深圳的衡阳籍妈妈无意中发现,读小学的儿子竟然异常痛恨爸爸,自己制作小玩偶,写上爸爸的名字,称“我要杀了你”,每天用刀子扎。而原因仅仅是爸爸对他要求严厉,不许他上网,不让他多玩。夫妻俩很恐惧,甚至夜里都不敢不关卧室门睡觉。就是这样一个顽劣的小朋友,在沈衡生让他加入7天夏令营活动后,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懂得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去年沈衡生去深圳办事,这对夫妻特意邀请他到家中做客,看到他们家墙上已然挂满了孩子的各种奖状,沈衡生倍感欣慰。
    从2010年至今,沈衡生策划、组织、实施的公益论坛、专题讲座达20余场次,沈老师团队所到之处都是公益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每场论坛多达数千人,少则近千人,直接受益者达百万人次,很多观众因一场论坛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将《弟子规》带进戒毒所:从“修身养性”到“治病救人”
    “学习传统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修身养性,对戒毒人员来说却是治病救人。”这是衡阳市公安局主管“戒毒所”工作的副局长钟正军说过的一句话。沈衡生对此深以为然。
    2011年初,受钟正军的邀请,沈衡生带着他的赠书和他的团队,来到衡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始了用中华传统文化以善化毒,重塑人的心灵之旅。他从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经典《弟子规》开始施教,组织戒毒人员学习《三字经》、《了凡四训》等国学经典,观看《幸福人生》讲座等光碟。开展多种娱乐活动,学唱善歌,激励戒毒人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强化孝道文化、道德教学,组织戒毒人员写学习心得体会、忏悔文等,使戒毒人员从心灵深处忏悔自己的不仁、不义、不孝,敢于正视和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戒毒从心开始,出去不再进来”的梦想,为学员融入社会创造条件,沈衡生和他的义工团队运用他们的影响力,自费南下广州、东莞、深圳,北上北京、合肥、武汉等地寻找社会上有爱心的企业家的帮助,让他们给学员们一个回归社会回报社会的机会。
    如今,在沈老师的多方奔走下,戒毒所己经与全国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戒毒人员就业安置对接机制”,此举为破解“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再就业”的世纪难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范本”。


(责任编辑:井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